-
言傳身教的力量
母愛的力量。
2018-04-02
-
茶馬古道上的石頭部落
茶馬古道第一鎮——臨滄鳳慶魯史鎮。
2018-04-02
-
清明時節 懷念恩師
清明,中國的傳統節日。
2018-04-02
-
《隱遁的社會》
作者:牟利成 出版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每到8月“蟲季”,中國有百萬“蟋蟀大軍”圍繞“蟋蟀”流動。
2018-03-30
-
《佤族祭詞研究》
作者:葉黑龍 出版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本書內容涉及佤族生產勞作、賀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祭詞,語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點,在韻律、語義與結構、語用與修辭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
2018-03-30
-
《社會調查自白》
作者:費孝通 出版單位: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本書是費孝通1984年在中國民盟中央組織的“多學科學術講座”上所做的講座匯集而成,談論的專題涉及社會調查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青年學者在中國開展社會調查的啟蒙讀本。
2018-03-30
-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作者:傅斯年 出版單位: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3月 本書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國古代史專著。
2018-03-30
-
《追尋“我們”的根源》
作者:姚大力 出版單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本書對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之間的相互關系,歷史上各民族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蒙古帝國與元朝的關系,民族認同在回族、滿族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歷史的書寫之中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和考察。
2018-03-30
-
《蒙古國紀行》
作者:羅豐 出版單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2006年夏的蒙古國考察,是一次以中國學者為主、多國多學科人員共同參與的蒙古歷史考察之旅。
2018-03-30
-
《鴕鳥蛋皮串珠:不止于裝飾》
作者:王春雪 出版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本書綜合運用國內外考古成果,以我國出土的鴕鳥蛋皮串珠為例,探討了舊石器時代個人裝飾品的生產工序及其象征性意義,為分析解釋古人類象征性行為的產生與發展、原始藝術的起源與傳播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2018-03-30
-
《文本與唱本:苗族古歌的文學人類學研究》
作者:龍仙艷 出版單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3月 本書從文學人類學視角,對苗族古歌活態口頭詩學進行田野調查,從歌詞與民俗、唱者與聽者、功能與傳承等多個維度,系統梳理了苗族古歌從演唱到記錄的文本流變。
2018-03-30
-
司禾府印
名稱:司禾府印 朝代:漢代 出土地點: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 尺寸:通高1.7厘米,邊長2厘米 開欄的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8-03-23
-
尋訪“文化小山村”的納西族歌者
納西族民歌手和政先在演唱納西族民歌。
2018-03-19
-
記錄人類生存發展進程中的歷史
書名:《金窩窩 銀窩窩》 作者:陳茂智 出版單位: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說實話,這部小說寫得很艱難。
2018-03-16
-
《成吉思汗研究經典文獻圖錄題解》
書名:《成吉思汗研究經典文獻圖錄題解》 主編:趙一兵 出版單位:遠方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本書將13至20世紀有關記載成吉思汗事跡的200多種中外經典歷史文獻作了梳理,介紹了中外學者對這些文獻所作的重要研究成果,并組織國內知名中青年學者對這些文獻撰寫了題解。
2018-03-16
-
《文化身份的建構與書寫——當代藏族女性文學研究》
書名:《文化身份的建構與書寫——當代藏族女性文學研究》 作者:徐琴 出版單位: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該書將文學的視域對準了當代藏族女性的創作,并通過對整個藏族歷史、生存環境、語言、宗教文化、文學淵源等的縝密梳理,對當代藏族女性文學的創作成果和特色,從理論的高度進行了概括總結。
2018-03-16
-
救 災
昨天晚上因為接待災情檢查組的人員很晚才回家的局長,早晨7點10分又被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吵醒。
2018-03-05
-
春節還鄉
放鞭炮(剪紙) 雪,急著回家 雪,急著回家。
2018-03-05
-
湖畔風景
畫家克里斯作品 堪培拉市郊的岡嘎林(Gungahlin),一圍淺山舒緩地起伏在天際,云天下悄然變換著色彩。
2018-03-05
-
萬物生長
老羅說,西雙版納要看的地方太多了,最值得看的是勐侖葫蘆島上的植物園,規范的名字是“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2018-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