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畏頭頂?shù)男强眨剿魑粗氖澜?/a>
《三體》作者劉慈欣 《三體》最初在2006年的《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 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英文版《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 舞臺劇《三體》劇照 2006年,山西娘子關電廠的工程師劉慈欣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志連載,很快受到科幻迷的熱烈追捧。
2019-11-15
-
科技驚悚小說,三幕劇,還是美劇?
《極度拖延》 作者:相非相 新世界出版社 2019年4月 《極度拖延》出版于2019年4月,小說講述了一個海歸青年目睹自己的哥哥跳樓自殺,在驚覺自己以及周邊人也染上了跟哥哥一樣的這種名為“極度拖延癥”的怪病后,他對哥哥的自殺謎團展開了追查…… 科幻 or 懸疑? 在小說中,“極度拖延癥”跟劇中其它諸如“草莓”“SSEA”“LSEA”“6S6S”等等的科幻涉及的設定,它們對小說的主要功能只是為小說的懸疑層面服務。
2019-11-13
-
寶樹與吳飛對話《三體》的哲學: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生命深度
【寶樹按】大約兩個月前,有朋友告訴我,北京大學教授吳飛寫了一部《三體》的哲學解讀,頓時大感“打破次元壁”的驚訝。
-
沒有太空爆炸的科幻小說,也是充滿戲劇性的世界
盡管科幻小說《中央星站》被業(yè)界譽為“一部真正的賽博朋克小說”,獲得2017年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等科幻獎項,但其作者,以色列科幻作家拉維·提德哈卻否認了這是一部很硬核的科幻作品。
-
將科普還原為大眾本色
電視節(jié)目創(chuàng)新是當代中國電視人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
施戰(zhàn)軍:科幻文學具有科學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
非常感謝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對我的熱情邀請,也讓我對科幻文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
弗朗西斯科·沃爾索:一種新的科幻類型——太陽朋克
關于太陽朋克目前有不同的定義,它試圖回答并體現(xiàn)可持續(xù)文明的樣貌,我們?nèi)绾尾拍艿诌_目的地等問題,這樣一種運動幫助我們共同應對世界面臨的一些問題。
-
劉慈欣:大力發(fā)展兒童科幻和科普型科幻 避免把美國科幻衰落的原因當成經(jīng)驗汲取
本文是劉慈欣在第三屆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年會暨科幻作品學術論壇上的發(fā)言 很高興看到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在一年里為國內(nèi)科幻文學的發(fā)展做了大量工作。
關鍵詞:  劉慈欣2019-11-03
-
《詭秘之主》:蒸汽朋克嫁接克蘇魯
《詭秘之主》 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首發(fā):起點中文網(wǎng) 狀態(tài):連載中(337萬字) 2019年起點中文網(wǎng)最受關注的網(wǎng)絡小說,毫無疑問是白金大神“愛潛水的烏賊”(以下簡稱“烏賊”)創(chuàng)作的《詭秘之主》,它已經(jīng)拿下了3月、4月、6月和8月的月票榜第一,眼看就要再拿到9月份的月票第一。
-
從“垃圾圍城”到“塑料王國”
《固體海洋》 作者:灰狐 萬卷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 在近海的某小漁村里,一個夭折的嬰兒被發(fā)現(xiàn)脊椎變形,體內(nèi)生長出許多紫黑色的怪異肉瘤。
-
嵌套與輪回
《亡靈》 作者:韓松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8年5月 韓松的作品通常被視為反烏托邦小說:風格上極具個人特色,擁有后現(xiàn)代特質(zhì)的、對人類狀態(tài)的癥狀式書寫,在建構(gòu)上揭開了中國現(xiàn)實的鬼魅內(nèi)層。
-
大自然大情懷大科普
安徽美術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的《劉先平大自然文學畫館》叢書共有五本:《麋鹿找家》《愛在山野》《誰跟蹤誰》《追蹤雪豹》《尋找大樹杜鵑王》。
-
十年星云獎見證中國科幻崛起之路
主持人念出一個個獲獎者的名字,科幻迷們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
科幻產(chǎn)業(yè)發(fā)展觀察
2019年10月25日-27日,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在重慶舉辦。
關鍵詞:  星云獎十年慶典產(chǎn)業(yè)觀察2019-10-30
-
“灰姑娘”華麗轉(zhuǎn)身前后
《科幻海洋》停刊前后:作為灰姑娘的科幻文學 1981年1月,海洋出版社的《科幻海洋》出版了。
關鍵詞:  科幻史料2019-10-28
-
少兒科幻價值體系雜談
1. 當今,科幻文學和科幻影視的閱讀與欣賞已經(jīng)成為一股熱潮,特別是在大中小學校園,除學生出于興趣而進行的自發(fā)閱讀外,還有兩種帶有一定組織性的渠道:一是由部分學科教師出面組織的科幻閱讀,以課程的形式進行推動;二是以學科教師為輔,而以學生為主體組建的各種科幻社團,以社團活動的形式來推廣。
-
縱深的一步
《火星孤兒》 作者:劉洋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8年12月 1. 引言 作為近期備受矚目的原創(chuàng)長篇科幻小說,《火星孤兒》的相關書評并不少,當中或吹或貶的都有,但各方都一味地把本作往 “新穎的點子+精彩故事=好科幻” 這一公式里硬套。
-
科學史志的文學表達
《播火錄》北京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電視紀錄片《播火錄》播出時,曾引起廣泛關注。
-
艱難的超越 多維的反思 共同的期盼
時間: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 地點:東京都內(nèi)某處 座談人:巽孝之(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美國文學研究專家,著名科幻評論家) 茅野裕城子(小說家,曾在北京大學留學) 津原泰水(小說家,音樂演奏家) 林久之(日本中國科幻翻譯家,日本中國科幻研究會會長) 泊功(日本國立函館工業(yè)高等專門學校人文系教授,王晉康《天火》日文版譯者) 上原香(首都大學東京客座研究員,中國科幻作品研究家、翻譯家) 立原透耶(以原名山本范子在北星學園大學任準教授,多年從事中國科幻翻譯及研究) 王晉康作品翻譯 泊功《天火》 上原香《天圖》 立原透耶《養(yǎng)蜂人》、《生命之歌》 座談會主要與會人員合影 座談會紀要 立原透耶:感謝大家冒著酷暑參加今天的座談會。
2019-10-22
-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獎入圍作品評論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獎 入圍名單 ●《心靈探測師》徐彥利 ●《宇宙冒險王10》彭緒洛 ●《奇奇怪歷史大冒險之夏商周》超俠 ●《變形奇遇記》陸楊 《心靈探測師》 在地球上,關于K星人即將到來的傳言甚囂塵上。
關鍵詞:  科幻星云獎·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獎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