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重讀:《二馬(第一段)》(老舍)
第一段 馬威低著頭兒往玉石牌樓走。
2018-06-22
-
經典重讀:《造車的人》(靳以)
在回家的途中,有一節路是傍了一條河的,河岸上有幾間簡陋的房舍,那里面就是住了那個造車的人和他的一家。
2018-06-22
-
經典重讀:《鴨綠江上》(蔣光慈)
那一年下學期,我們的寄宿舍被學校派到一個尼姑庵里。
2018-06-22
-
經典重讀:《他和他的家》(胡也頻)
一 在八年前,為了要解除一種謬誤的婚姻之故,他的父親和他,并且牽連到家里人,變成彼此不知消息的關系。
2018-06-22
-
經典重讀:《我的母親》(胡適)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
2018-06-22
-
經典重讀:《八重子》(戴望舒)
八重子是永遠地憂郁著的, 我怕她會郁瘦了她的青春。
2018-06-22
-
經典重讀:《白俄老人》(陳夢家)
他莊嚴依舊像秋天, 一柱靜穆蒼老的山尖。
2018-06-22
-
經典重讀:《文學革命論》(陳獨秀)
內容一 今日莊嚴燦爛之歐洲,何自而來乎?曰,革命之賜也。
2018-06-22
-
經典重讀:《以美育代宗教說》(蔡元培)
兄弟于學問界未曾為系統的研究,在學會中本無可以表示之意見。
2018-06-22
-
經典重讀:《我之節烈觀》(魯迅)
我之節烈觀① “世道澆漓,人心日下,國將不國”這一類話,本是中國歷來的嘆聲。
2018-06-13
-
經典重讀:《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魯迅)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① 一 解題 《語絲》五七期上語堂②先生曾經講起“費厄潑賴”(fair play)③,以為此種精神在中國最不易得,我們只好努力鼓勵;又謂不“打落水狗”,即足以補充“費厄潑賴”的意義。
2018-06-13
-
經典重讀:《我們怎樣做父親》(魯迅)
我們怎樣做父親⑴ 我作這一篇文的本意,其實是想研究怎樣改革家庭;又因為中國親權重,父權更重,所以尤想對于從來認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問題,發表一點意見。
2018-06-13
-
經典重讀:《菊英的出嫁》(魯彥)
菊英離開她已有整整的十年了。
2018-06-13
-
經典重讀:《海星》(陸蠡)
孩子手中捧著一個貝殼,一心要摘取滿貝的星星,一半給他親愛的哥哥,一半給他慈藹的母親。
2018-06-13
-
胡適:人生問題
1903年,我只有十二歲,那年12月17日,有美國的萊特弟兄作第一次飛機試驗,用很簡單的機器試驗成功,因此美國定12月17日為飛行節。
2018-06-06
-
周作人:兒童雜事詩
新年 新年拜歲換新衣,白襪花鞋樣樣齊。
2018-05-30
-
魯迅:狂人日記
某君昆仲⑴,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
2018-05-16
-
陸蠡:黑夜
黑夜,少女發出無謂的微噓。
2018-05-16
-
魯彥:秋夜
"醒醒罷,醒醒罷,"有誰敲著我的紙窗似的說。
2018-05-16
-
廬隱:最后的命運
突如其來的悵憫,不知何時潛蹤,來到她的心房。
2018-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