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水“巴比松”:詩和遠方入畫來
悠悠古堰訴說著她的故事(油畫) 陶華峰 八百里甌江,水面寬闊,江流平緩,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匯聚著天地間的靈動氣韻,坐落在這鐘靈毓秀之間的古堰畫鄉小鎮,靜靜展現著時光雕刻之美,訴說著世間清歡。
關鍵詞:  麗水“巴比松”2019-09-09
-
以精品體現時代之美
同舟共濟,榮辱與共(中國畫) 廖勤 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已經舉辦到第八屆,目前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場中西交融的視覺盛宴。
關鍵詞:  廖勤2019-09-09
-
墨韻之間的況味
天山雄姿(中國畫) 劉麥收 劉麥收身為新疆美協秘書長,同時也是一位專職畫家。
關鍵詞:  劉麥收2019-09-09
-
讓歷史題材繪畫展現藝術魅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共產黨四大紀念館海派文化活動中心正在舉辦一場名為《禮贊中國》的油畫藝術展,作者是當代海派油畫新生代藝術家汪永定。
2019-09-06
-
齊白石筆下人物走進朋友圈
“人罵我我也罵人”“歇歇”“加班中”……齊白石筆下憨態可掬的人物畫,配上“傲嬌”文字,變成了16個微信聊天表情。
2019-09-04
-
建筑大師貝聿銘藝術珍藏將拍賣
今年5月,“現代主義建筑最后的大師”貝聿銘走完了他102歲的傳奇人生。
2019-09-03
-
英國國家美術館擬購《摩西的發現》
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晚年杰作《摩西的發現》。
關鍵詞:  摩西的發現2019-09-03
-
大衛·霍克尼“對話”《康熙南巡圖》
本報記者 饒強攝 “為什么中國古典繪畫中的散點透視,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推崇?”這是英國著名當代藝術家大衛·霍克尼40年前第一次看到《康熙南巡圖》時發出的驚嘆和疑問。
2019-08-30
-
讓古老的石印技藝重新活起來
19世紀80年代初土山灣 石印車間。
2019-08-30
-
小魚兒們:歷代名畫家筆下的鰷魚
選自宋、元、明、清各時期的繪鰷魚名家的傳世作品,有宮廷畫家與在野畫家的作品,不論內外之別,他們都掌握各自不同的筆墨技法去對鰷魚不同的形態進行描繪,同時亦呈現出逼真的工筆——小寫意——寫意這樣的變化過程。
2019-08-30
-
尋找“唯心之美”,日本近現代油畫大家岸田劉生辭世90周年
岸田劉生是日本近代美術史上首屈一指的西洋畫家,也是一位經歷了獨特的藝術探求之路的孤傲藝術家。
關鍵詞:  岸田劉生2019-08-29
-
設計師朱贏椿:我們走太快了,以至于都發現不了腳下的生命
一本美麗的書,封面、字體、紙質、色彩都會“說話”。
-
摩崖鑄畫史留魂
賀蘭山險入層云,萬古長風動鬼神。
關鍵詞:  賀蘭山巖畫2019-08-28
-
數十件珍品展現陸儼少“杜甫情結”
《杜甫詩意百開冊》之“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2019-08-27
-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人們常說:藝術無國界。
2019-08-25
-
讀懂氣韻生動,就讀懂了中國畫的靈魂
范寬《溪山行旅圖》 李成《讀碑窠石圖》 時下的文博熱正帶動起大眾對于中國傳統書畫的興致。
2019-08-23
-
書法藝術的軸心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寫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當時古代希臘、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等文明都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文化傳統,并一直影響著人類生活。
2019-08-22
-
達·芬奇《巖間圣母》中發現新草圖,作品將以沉浸式方式展出
最近,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從達·芬奇的畫作《巖間圣母》中發現了一幅初步的構圖,和如今人們看到的油畫不同,在新發現的初步草圖中,天使和圣嬰的位置相對更高,天使低垂著頭看向圣嬰。
關鍵詞:  達·芬奇2019-08-19
-
收錄碑匾120余件《江山勝跡》昨首發
上海田野考古作家錢漢東新著《江山勝跡——錢漢東中華名勝題刻選》昨天在上海書展首發。
2019-08-16
-
止庵 《畫見》講的是看畫的事情
《神奈川沖浪里》,葛飾北齋,創作于1831年 主題:《畫見》一場有關情感的藝術巡禮 時間:2019年7月21日15:00—17:00 地點:北京·佳作書局·798店 嘉賓:止庵 主辦:佳作書局、世紀文景 最早沒看過原畫,看的都是畫冊 當時所有人受的都是這么一種教育 這本書講的是看畫的事情。
2019-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