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故】四月,書、人、識
編者的話 4月23日是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與讀書有關的話題自然不止三十年。
2025-04-30
-
【獨家】人物 | 張楚:刀鋒溫柔
逃 離 張楚遲到了。
2025-04-30
-
獨家 | 余華舊作新編話劇《古典愛情》:“愛”的重命名
余華小說以其冷峻的敘事、對苦難的哲學化凝視以及先鋒性的語言實驗,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坐標。
2025-04-30
-
【星·人物】許煥:既是局外人,也是行動力超人
【第二期:我們在大學里寫作】 “本周之星”已經走入第五個年頭,幾年來,我們推出了200多位“本周之星”,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從“40后”到“00后”,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有越來越多的作者成為中國作家網原創平臺的忠實用戶,通過“本周之星”欄目起飛、遠航。
2025-04-25
-
親子閱讀的深意與詩意
用機器給孩子閱讀好嗎?晚上讀還是白天讀?孩子喜歡看電視(電腦),不喜歡看書,怎么辦?怎樣理解幼兒讀物的教育性與藝術性?如今,越來越多的新手父母意識到親子閱讀對在孩子成長中的必要性,但和孩子一起閱讀,還需要大人付出時間、精力和智慧。
2025-04-25
-
獨家 | 外賣詩人王計兵:生活中,我很少有“差評”
4月16日,正值世界閱讀日前夕,在北京南二環的一間會議室,我如約見到了王計兵。
2025-04-24
-
米蘭·昆德拉的“閱讀法”早已透露通往藝術本質的“捷徑”
當米蘭·昆德拉打開米歇爾·阿辛博剛出版的《藝術的告白:培根談畫錄》,便認定這樣一份訪談,盡管來自弗朗西斯·培根生前最后的歲月,卻絲毫未見嚴肅與沉重,恰恰相反,因為關心與談論的是實實在在的事物,讀之“令人很是愉悅”。
2025-04-16
-
【溫故】三月,夢攬星河,船行水上
編者的話 2025年3月26日,中國現代文學館迎來了四十歲生日。
2025-04-01
-
專訪張吉人:希望國內形成良好的非虛構圖書市場生態
“譯文紀實系列”部分書封 圖源網絡侵刪 醒目的書名和邊框,紅、綠色的大logo,這些設計細節是“譯文紀實”系列圖書的標志性封面,具有很高辨識度。
2025-04-01
-
許言午:風吹過揚兮鎮
去年中旬,青年批評家岳雯從一堆快遞里拿出一本書,本想隨意翻翻,這一讀就沒有放下,那一整天,她一直沉浸在這本書里。
2025-03-30
-
《Flow》:一劑消融認知積習的溫柔良藥
電影《Flow》中文版海報 第97屆奧斯卡角逐中,《Flow》(中譯片名《貓貓的奇幻漂流》)擊敗一同提名的《荒野機器人》《頭腦特工隊2》《無敵掌門狗》等實力強勁的對手,奪得年度最佳動畫長片。
2025-03-21
-
中國作家網文學好書丨2025年第一期:在人魚之間,超低空飛行
3月13日下午,“中國作家網文學好書”2025年第一期終評會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舉行。
2025-03-17
-
聽她說 | 當銀幕上的女性凝視深淵,看到的是萬千自我的倒影
舞臺紀錄電影《初步舉證》中文版海報 “看看左邊,再看看右邊”,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人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性別侵害。
2025-03-10
-
中國作家網文學好書丨2025年第一期入圍名單
2023年,中國作家網設立“文學好書”欄目,并向各出版機構與廣大作家廣泛征集,迄今已度過兩個春秋。
2025-03-06
-
【溫故】二月,十字街頭的鬧海
編者的話 二月,“哪吒”活躍在熒幕上。
2025-03-03
-
《花樣年華》重映:經典是持續流動的對話載體
《花樣年華》修復重映版海報 如果說王家衛電影曾經改變國人對電影的認知,將之由故事性訴求拓寬至更多可能,那么修復重映的《花樣年華》則再一次更新了人們對經典文藝電影的文化態度。
2025-02-28
-
網文獨家丨2024青年學人看網文:若是月亮還沒來
2024年對于網絡文學來說又是風云詭譎的一年,于激蕩中站穩腳跟,于危機中促發新生。
2025-02-27
-
DeepSeek會對劇本寫作造成威脅嗎?
“智慧生命的精華和本質,真的是技術所無法觸及的嗎?”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發表于2003年的中篇小說《詩云》(又名《李白》)中,一個外星文明為了寫出超越李白的詩歌,窮盡了太陽系的大部分能量,列舉出了所有可能的字詞組合。
2025-02-26
-
面向DeepSeek的“人文學”之問
編者按 春節前后,人工智能DeepSeek萬眾矚目。
2025-02-19
-
期刊聯手新媒體,如何營造有時代溫度的文學朋友圈?
2024年,可以說是傳統文學期刊與新媒體傳播深度融合的一年。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