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三少:20年不斷更,斗羅世界是自己的幻夢
唐家三少(網絡文學作家) 邵燕君(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吉云飛(中山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何巖(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 天瑞說符(網絡文學作家)
網絡文學發展二十余年來,其創作生態雖歷經迭代,同時也為當代文學版圖留下了一些經典性長篇作品。本欄目邀請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團隊,選取網絡文學發展史上具備經典性、取得一定文學成就的網文作家進行長篇訪談,話題包括個人閱讀史、文學觀形成、重要作品創作、網文史細節、對網絡文學創作的總體評價和自我評價,等等。通過相對完整的創作論,以探尋網絡文學的內在機理,促進網絡文學研究的深化。本系列訪談完整版將收入《創作者說:網絡文學代表性作家訪談錄》。 ——編者
“既然無書可看,那就寫一本玩玩吧”
吉云飛:2024年4月24日,你宣布在《神印王座Ⅱ皓月當空》完結后將“停更”,寫完是5月10日,到現在一年多了。你自2004年開始創作《光之子》,到“停更”正好20年。6000多天來,你一共寫了5000多萬字,近20部大長篇,還有很多外傳、中短篇故事。可以說,你幾乎完整地經歷了中國網絡文學20余年的發展歷程。不但一直是第一線的見證者,也始終是開拓者,尤其在網絡文學IP開發的產業化道路上:《知音漫客》首次連載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漫畫就是《斗羅大陸》,《斗羅大陸》也是首部破百億播放量的國產動漫,更是最早游戲化的改編等等。你是從小就有寫小說的念頭了嗎?
唐家三少:沒有,我第一次嘗試就是《光之子》。最開始為什么寫作呢?因為網上的書都斷更得太厲害了,都是月更、周更,你看什么?根本沒得看。既然無書可看,那就寫一本玩玩吧,也沒有認真當回事。剛好我們搬家之后,我父親給我買了一臺新電腦,我在家閑著沒事干,那就寫著玩唄。
邵燕君:雖然只是寫著玩玩,但能一直堅持下來,這就是你的獨到之處了。
唐家三少:寫著寫著就寫到網站第一了嘛,就會有很多讀者支持你。我以前老說讀者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真是這樣的。剛開始寫作的人其實是很彷徨的,自己都認為寫得很差,但很多讀者還是會鼓勵你、稱贊你,真情實感地認為你寫得很不錯。只要讀者一支持你,你就感覺寫作有動力,才能一路堅持下來。
邵燕君:這就是來自讀者的正向反饋。不過,網絡文學能夠成長起那么多從來沒有寫過書的作者,也和大量沒書可看的讀者的極大熱情正相關。
吉云飛:你寫了多久寫到第一?
唐家三少:我2004年開始寫書時,最初想去的是幻劍書盟,我給編輯發了消息,但他沒回復我,于是我就去了讀寫網。我去了之后,他才回復我,但那時我已經在讀寫網連載了三個月的《光之子》了,一直保持著第一。我記得當時還有另一本書叫《見習魔法師見聞》,我非常喜歡,寫得特好,當時讀寫網基本就是我們兩個排在前二。讀寫網想嘗試做付費模式,就用了我的《光之子》試。我記得第一個月好像分了幾百元,第二個月就分了1000多元。讀寫網就說不如我們簽一個買斷合同,固定給你千字18元。相對起點中文網來說,讀寫網的閱讀費用也是更高的。
“很多個‘第一’,‘不斷更’最重要”
邵燕君:你有很多個“第一”頭銜:網絡文學不斷更的第一人、第一屆的“網文之王”、第一批入選首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的網絡作家、多次登上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榜首、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村第一任村長等。同時,也是第一位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并入選主席團委員的網絡文學作家、第一批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網絡文學作家,等等。所以很多讀者、作者、評論家都稱你為網絡文學的“一哥”,我想絕不是戲稱,而是有緣由的。
我很好奇,這么多“第一”里面,哪一個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唐家三少:“不斷更”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一種堅持。最早我并沒有想過一定要不斷更。只是因為我一直有存稿,也就一直沒斷過。隨著時間推移,就成了我的習慣,也成了讀者的習慣。所以我認為堅持這么多年不斷更,對我而言是最困難的事情。別的我不能說是第一,但是不斷更這件事,除了我之外應該很難有人能做到,至少在這個行業里面一天都沒斷,持續這么多年,沒有人能夠做到。
最早的網絡文學其實并沒有不斷更的規定,那會也沒有人每天更新,每周一次都算好的。很多作者恨不得一個月更新一次,這在2002-2005年都是正常現象。我應該是最早開始每天更新的作者。因為我手速比較快嘛,每天更新后,會發現這能帶給你很多好處。我經常說,想讓讀者喜歡你,首先要讓他們看到你。說得直白一點,作為作者,你需要在讀者那混個臉熟。我最早在讀寫網,那時就開始每天更新。當時很多作者的書都比我寫得好,但他們沒有我成績好。為什么?就是因為我不斷更。因此就成績而言,不斷更很重要,具有特別的意義。后來很多人看我通過不斷更獲得這么好的成績,就開始每天更新。
邵燕君:回顧整個網文史,龍空的創始人之一weid是一位重要的見證者,我請他去北大中文系上過課,他有一個說法非常好,他說你更新的速度、頻率在頂流作者之中畫下了一條線。
唐家三少:用現在的話說,其實是我幫大家“卷”起來了。
邵燕君: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條線大概是每天6000字。
唐家三少:對,我認為一個作品如果想火,至少每天要更新6000字以上,這是最基礎的。即使是好作者,每天只更新兩三千字的話也沒用。對于網絡文學作家而言,每天更新6000字是最基礎的要求。
邵燕君:考慮到作者的身體、精力,讀者對于一天要讀多少字的預期以及網站的收益,綜合這些東西,和現在大概一天6000字的更新速度匹配嗎?
唐家三少:首先,作者沒辦法根據讀者對于字數的預期來寫,因為讀者看的速度一定快于你寫的速度。讀者一天最多能看20萬字,但你能寫20萬字嗎?我最巔峰的時候,一天寫4萬字就差不多到頭了。
邵燕君:這已經非常了得,當時是什么情況?為什么一天要寫4萬字呢?
唐家三少:有一本書將結尾,最后一天就想一鼓作氣,趕緊寫完得了。還有一次寫4萬字是因為我的電腦出現問題,黑屏了,我就趕忙去修電腦,修完以后發現那幾天寫的內容全沒了,大概兩三萬字吧。對于我這種強迫癥而言非常難受,我就一口氣寫了4萬字,不僅要把丟掉的字數補回來,還要把今天的也寫了,這口氣才能順了。
邵燕君:3000字一章,每天更新兩章,為什么最后大部分作家都愿意以這樣的字數和頻率來更新呢?和小說情節節奏有關系嗎?現在似乎又變成2000字一章了,“雙更,每更兩千”是基本標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唐家三少:沒有什么特別的,就是習慣吧,因為我早年是9000字一章,然后把一章分成三份,分成上、中、下什么的。然后到后來,我也寫過4000字一章,但是到后面基本上都是3000字一章。因為感覺一天更新6000字是一個比較舒服的節奏。之所以分成3000字一章呢,就是因為可以早上更新一章,晚上更新一章,這樣對讀者的閱讀黏性比較強。所以我們一般都會選擇不把單章字數弄得特別多。我覺得2000字有點兒太少了,就是一章可閱讀的內容有點兒少。所以我覺得3000字一章是比較舒服。
“我是網文作家中創作最規律的”
邵燕君:你認為作者在更新上,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創作時間、精力,還是考慮讀者的接受呢?
唐家三少:我認為并不沖突。如果想要長年寫作,就必須穩定輸出。如果你今天狀態特好,寫了3萬字,然后累了,一周都寫不出來了,這種情況就幾乎不可能持續。在創作方面,我應該是所有網絡文學作家中最規律的,我不能說是最自律的,但我一定是最規律的。我花了大約四五年的時間來尋找我的規律,之后十幾年都是按照這個規律來寫作。我的寫作時間是每天上午,絕大部分作者是下午或晚上。我每天早上9點之前起床,9點吃早飯,9:20左右坐到電腦前,9:30開始寫作,每隔半個小時休息10分鐘,如此循環4輪,正好到12點吃午飯。
邵燕君:這幾個小時簡直就像考試一樣。
唐家三少:像上4節課一樣。對我來說,寫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必須把最好的精力放在這上面。我覺得每個人每天最好的精力還是在上午。吃完早飯之后,沏上一杯茶坐在那里,這是精神最容易專注的時候。雖然我一共只寫兩小時,但我非常專注,甚至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別人一天都做不完的事情。隨著年齡增長,我可能都寫不了4輪,可能只能寫2輪了。對我而言,2輪1個小時也基本夠用,超過2輪的時間都是存稿了。我每半個小時平均至少寫3000字,一個小時大概6000字,4輪就是12000字,這是平均數,有時還稍微多一些。
天瑞說符:這一點恰好是很多網文作者做不到的,我們的生活遠沒那么規律。
唐家三少:所以我認為我是最規律的。保持好規律后,每天到某個時間就有生物鐘,身體本能會要求你做那件事,到那個時間如果手摸不著鍵盤整個人都會很難受。養成習慣后,寫作就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和身體。2009年以前,因為沒有智能手機,我每天就坐在電腦前,連寫作帶玩,一天得耗費十四五個小時。我個子比較高,脖子比一般人更長,所以我的頸椎骨質增生、韌帶鈣化、胸椎問題全是那四五年落下的病根。
邵燕君:所以恰好是開始寫作的那段時間,對身體損傷最大。
唐家三少:對,因為那會經常熬夜,生活完全沒有規律,所以對身體的傷害最大。從2009年,大概是我女兒出生前后,我才進入到規律的狀態。
邵燕君:這就是典型的職業作家。如果一個作家敢說自己是職業作家,那么他一定會有穩定的寫作目標。
唐家三少:所以我在其他地方講課的時候,會說如果想成為一個職業作家,那么首先必須足夠自律,否則再有天賦也不行。尤其是網絡文學早期和中期,我見過太多有天賦的作家最后荒廢了,就是因為情緒不穩定、創作不規律。
邵燕君:太勵志了!
唐家三少:我為什么能寫20年?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見過太多作家,巔峰期就輝煌那么一兩年,然后這個人就消失了。
吉云飛:這反而才是網絡文學作家的常態。
唐家三少:這是常態。以網文作家靜官為例,當年一本《獸血沸騰》就到了巔峰,但是后來再也沒有起來過。靜官非常有天賦,如果他能一直寫下去的話,后面很多比他晚出道的作家可能都無法超越他的地位。
邵燕君:我聽很多作者都說過,靜官屬于作家中的作家。
唐家三少:有天賦的作家非常多,靜官算一個,戴小樓(代表作《大宋時代周刊》)也算一個。戴小樓是一個非常有特色、有天賦且有才能的作者,他的風格別人寫不了,但是后面逐漸寫得少了,就再也沒有新的作品出來了。我們是特別好的朋友,當時他們兩個,加上我、跳舞、天使奧斯卡,他們后來都成了《斗羅大陸》里面的人物原型。天使奧斯卡還在寫作,雖然他也有惰性,但是至少他這么多年還一直在創作,還有不錯的成績。所以在其他方面我不敢稱第一,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做到像我一樣,連續20年不斷更的。
“遇到瓶頸時,我從來不會停下來”
吉云飛:我們來聊聊創作吧。很多作家都說在寫作過程中會有很糾結、難受的時候,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唐家三少:我寫作從來不糾結和難受。我講課時有學生會問我,如果寫作遇到瓶頸該怎么辦?我就說,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我也一樣。但是遇到瓶頸你不能等,不能鉆牛角尖去琢磨,就接著往下寫,一直寫一直寫。只有不斷地寫,你的思維才能不斷在故事里頭轉,才可能有突破。突破之后呢,你可以再回頭把之前寫得過于平淡的那一段,縮減或刪除,這樣就很容易跨過瓶頸期。所以遇到瓶頸時,我從來不會停下來,我永遠是當時就沖過去。
天瑞說符:說實話,我現在正處于一個瓶頸期。有時我寫了一句話出來,但想了想又覺得沒有達到要求,就刪了重寫。所以經常卡文卡很長時間,就只能變成周更、月更。
唐家三少:那你不就又回到了傳統小說的寫作方法了嗎?像我剛才說的,你得一直寫,寫著寫著才能發現問題出在哪。
天瑞說符:這可能更多是心態問題。
唐家三少:我覺得寫到一定水平后,你其實不會寫得更差,糾不糾結可能還是和個人性格有關。
天瑞說符:前兩天我還在和愛潛水的烏賊討論這個問題,我說你有沒有嘗試過把文本質量再提高一些呢?你覺得這個問題重要嗎?他說挺重要的,但是連載期間確實沒有時間管這個。
吉云飛:你是會有很多存稿的,那發之前會改嗎?
唐家三少:我從來不改,這是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也是大家不要學習的習慣。我是發自內心地反感改稿,我寧愿重寫也不愿意改。如果我愿意改稿的話,創作質量可能會更好。很多人都說反復改稿更容易提升作品品質,我也認同,但我就是不愿意改變我的創作習慣,不喜歡改稿。
吉云飛:如果不修改,你心里不會覺得那里似乎有一種更好的表達和呈現方式嗎?
唐家三少:我沒有那個時間。我需要一直往后寫,我沒有停下來的時間。
邵燕君:是不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認為自己已經提高了,可以將接下來的故事寫得更好?
唐家三少:你說的這一點,可能比較貼近我的實際想法。就像我最早和一些合作方接洽的時候,包括出版和漫畫等等,被出版商欺騙,跑路了不給你錢,該怎么辦?與其和他們糾纏,還影響心情,不如我再寫一本書。下次長記性就行了。那會兒就覺得,年輕嘛,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試錯的空間和再來一次的機會。這和我們現在的年齡就不一樣了,到了現在這個年齡就不敢失敗了。
2009—2015年是狀態最佳的時期
吉云飛:在你20年的創作生涯中,有沒有一段時間可以稱得上“巔峰時期”?
唐家三少:2009—2015年是我狀態最佳的時期。我的狀態本來一直都挺好的,后來妻子的病情對我影響非常大。我妻子在2015年11月開始生病,我陪她治病治了三年,直到她2018年去世,這三年對我的人生影響太大了。
邵燕君:經歷過這樣的現實劇變之后,幾乎很難再保持少年心性吧。
唐家三少:確實很難,我們都是初戀。她16歲就和我在一起,一直到她去世,我們在一起快20年了。
吉云飛:為什么是從2009年開始邁入狀態最佳的時期?這個時間節點發生了什么?
唐家三少:我從2008年底開始寫《斗羅大陸》,從時間上來說,2009年以后的寫作會更接近我后來的風格,也會更加成熟。
吉云飛:作為一個當時一直跟隨訂閱的讀者,我也明顯感到《斗羅大陸》比之前的作品更好。這一“飛躍”體現在哪里呢?
唐家三少:我覺得設定更豐滿、更完整,思想也更成熟。我比較滿意的作品,像《斗羅大陸》就不多說了。《酒神》我自認為寫得也不錯,但是很多讀者可能有點看不太懂我的設定。在我自己看來,《神印王座》和《斗羅大陸Ⅱ絕世唐門》是我的“巔峰”,后來的《斗羅大陸Ⅲ龍王傳說》我也很滿意。但是在寫這本書期間,我妻子去世了,在《斗羅大陸Ⅳ終極斗羅》的結局里,我把小舞寫“死”了,其實就和我妻子的離世有直接關系。為什么又有了《斗羅大陸V重生唐三》呢?因為這是我內心最美好的想象。這本書寫的就是唐三在小舞去世后為愛人殉情,帶著記憶去另一個世界尋找轉世的愛人,最后兩人在一起的故事。這是我為自己創造的美好幻想。
邵燕君:這就是我們說的“少年氣”。
唐家三少:那時候每年都是三倍的成長。
邵燕君:成長具體指什么?
唐家三少:各方面都有吧,包括影響力、作品改編帶來的收入提高。連續三年,每年都是三倍的增長。差不多都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
“唐三就是斗羅世界里面的我”
何巖:你說巔峰是從《斗羅大陸》開始的,這一系列也是你最出圈的作品,除了這本書之外,提到的《酒神》《神印王座》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幾本書,姬動、烈焰、采兒、楓秀這些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對你的創作生涯來說,這些作品是具有階段性意義的嗎?
唐家三少:如果說具有階段性意義的話,《斗羅大陸》肯定是,后來再也沒有像《斗羅大陸》這樣變化如此大、創新如此多的作品。《斗羅大陸Ⅱ絕世唐門》也可以算一本,這是我第一部寫序的作品。“斗羅系列”確實是我最重要的作品,這個系列當初是構思到第九部的。《神印王座》的結尾則是我寫過最好、最完整的。
何巖:那《斗羅大陸》的漫畫,在整個系列的IP改編中是個什么樣的地位呢?
唐家三少:我認為《斗羅大陸》漫畫挺重要,當時對我的幫助很大。主筆穆逢春老師畫得非常好。漫畫帶來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線下,把線下的影響力大大地提升了,因此才有“斗羅系列”的第二部,才有后來紙質書銷量的爆發。
吉云飛:漫畫和紙質書的火爆是不是也推動了后來動畫的改編和上映?
唐家三少:肯定是有幫助的。
何巖:就我自己的閱讀經歷來說,我是先看的漫畫,再了解到原著。于是從《斗羅大陸》開始看,也去補了之前的作品,而像我這樣的讀者應該不在少數。對于你的讀者定位來說,動畫、游戲可能才是那個年齡段更主流、傳播更廣的文藝形式,看小說的人沒有那么多了,你同意嗎?
唐家三少:我認為這不是對小說有影響,而是通過視覺化的方式,讓大家更加真實地去感受故事。無論是小說、動畫還是漫畫,其實都是在呈現故事。現在流行的文藝形式會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豐滿,能夠讓大家更好地看到我們所創作的那個世界。我認為對于讀者、觀眾走進這個世界是有幫助的。
何巖:你之前提到,《斗羅大陸V》中的唐三寄托著你的幻想,你將他視為自己的一個化身。而唐三恰好又是筆名唐家三少的簡寫,在讀者心中,唐三這個角色在如此多的作品中也是特別的,似乎就是你的化身。這種對應關系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
唐家三少:最早有這個構架是在我寫“史萊克七怪”的時候。寫書的過程就是作者將自己帶回到那個所創造世界的過程,唐三就是斗羅世界里面的我。
何巖:就像《光之子》里的長弓威一樣。
唐家三少:對,《光之子》和《斗羅大陸》是我將自己代入得最深的作品,主角的原型就是我本人。其他作品的主角原型不是我自己,而是我見過的那些性格鮮明、有特色的人。
“我還是一個普通作者、一個普通寫手”
何巖:你在寫《絕世唐門》之后又寫了一部《天火大道》,這是繼《生肖守護神》后再次嘗試都市題材,而且是近些年來唯一的非玄幻作品,為什么又一次回到了都市?從成績和口碑上來說,這部書可能不及預期,你怎么看呢?
唐家三少:這本書的設定完全是我、跳舞和奧斯卡三人坐一起聊出來的,后來大家就分別開始寫,只不過我寫的方式和跳舞不同。他那本書叫《天王》吧,寫的時候正好趕上他在離婚,對他狀態影響很大,有點沒寫好,后來我就把這個設定撿回來又寫。我一開始寫得很爽,《天火大道》前50章是我寫得非常滿意的部分,但因為很多讀者說看不懂、理解不了,我就做了改變。
何巖:《天火大道》里面的角色,比如主角宙斯,確實迥異于以往常見的少年形象,讓讀者看不懂的地方具體是什么呢?
唐家三少:我寫的主角就在一所大學里擔任生活品位課的老師,講授如何用細節讓生活過得有品位。例如我穿一件襯衫,打上領帶后,領子可以漂亮且完整地支愣起來,是因為領子里面有領撐,而好的領撐一般由貴金屬制作,要么純銀、要么純金。這樣的一些生活細節,你講給讀者聽,他們就聽不懂,因為日常生活不一樣。
邵燕君:在網文圈,大家都知道唐家三少是很注重生活品質的,你是一個公眾人物,代表著網絡文學作者這個群體,這是你自己想要的形象嗎?
唐家三少:我就覺得我是一個普通作者、一個普通寫手。我也并不想成為公眾人物,不想將自己在公眾眼前放大,所以我目前很少發微博、抖音。我希望大家就知道《斗羅大陸》,了解我的作品就行,不用知道唐家三少是誰,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結果。
邵燕君:你的粉絲喜歡這樣的你嗎?
唐家三少:我不知道粉絲喜歡什么樣的我。我就希望粉絲不用喜歡我,只需要喜歡我的作品就可以了。我還是想強調,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一個寫作者。
吉云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你還是在“單機”創作,也是純粹的創作。
唐家三少:作者就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創作上,只寫作,不用管其他事情,這才是我最舒服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