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網絡小說的新文類、新文體、新形式
新媒體語境下網絡小說的超文本實驗 時至今日,網絡小說在中國已經進入相對穩定、成熟的類型化發展階段。
-
“網文”是否正在掀起一場賽博空間的“文藝復興”?
目前似乎還沒有學者從次生口語文化的角度來闡釋中國網絡文學,但檢視網絡文學歷史可以發現,中國網絡文學產生并發展于次生口語文化語境,在資本推動下,形成了一種大眾參與的、現場的、交流中的,亦可稱為“社交模式”的文學活動,構成了數字時代的“活文學”。
-
“網文”是怎樣誕生的:文學會成為工業化產品嗎?
網絡文學曾是形態多元的概念,如今卻成為統一在“網文”名下的通俗長篇小說。
-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形態、動力與屏障
摘 要: 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經歷了實體書版權輸出、線上網文外譯推介、網文IP分發的多媒體傳播和網絡文學模式輸出等幾種主要形態。
2021-11-20
-
《半妖司藤》:唯自渡方為真渡
編者按 這是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開設的“青年亞文化與網絡文學”2021年春季課程的優秀作業,同學們紛紛對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展現出新穎的研究視角與獨立的辯證思考,媒后臺從投稿中選編數篇依次推送,與大家分享交流。
關鍵詞:  《半妖司藤》2021-11-19
-
信仰的河流,歷史的河流
淮安是個特別的城市,這里擁有悠久的歷史,誕生過新中國的開國總理,擁有獨特的飲食文化,還擁有著別樣的文韻氣質。
關鍵詞:  《流動的歷史——圖說中國大運河》本命紅樓2021-11-18
-
爽文、爽劇、玩梗、狂歡……為什么讓人欲罷不能?
在今天,迅速迭代的大眾文化熱潮,總是踩著人們的嗨點前行。
-
尋訪網絡文學中的逆襲之路
主持人語: 在討論小白文之前,我們可能需要對這個概念作一個精細化的定義,小白文之“白”,究竟表現在何處?從閱讀體驗的角度出發所謂“小白文”,是指小說情節簡單,沒有最基本的起—承—轉—合結構,反復灌“水”(無意義的字數),整體內容臃腫但有“爽感”的一類網文。
-
中國網絡文學屬性再思考
中國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學科建設的條件逐步成熟。
-
桫欏:互聯網升級與網絡文學內容優化的博弈
伴隨技術迭代引起的功能升級,算法對敘事的影響會對網絡文學自身的創作、傳播和整個行業生態帶來較大影響。
-
《火車浜7號·瘋狂處女座》:新商戰 新女性
2021年5月10日,“九月的高跟鞋”開始在咪咕、掌閱等網站連載長篇小說《火車浜7號·瘋狂處女座》。
2021-11-15
-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的“樹狀”結構
摘 要 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的基本指標可基于網絡語境的思想性、不脫離爽感的藝術性、源于技術傳媒的網生性、依托市場績效的產業性和聚焦傳播效果的影響力等五個持論維度。
-
見證北宋女性革新之力
近日讀蔣勝男新作《天圣令》,深受吸引,閱讀過程中還時不時查閱了與小說人物有關的歷史資料,以及一些跟這段歷史相關的文藝作品。
2021-11-15
-
網絡文學分級推薦前路幾何?
10月21日,晉江文學城向全體用戶和作者發布《關于開始逐步實施分年齡閱讀推薦體系的說明》站內信,表示將按照作品不同標簽、類型及其他特點,做不同年齡的閱讀推薦,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將最受社會關注的小眾題材按輕重緩急逐步做分級。
-
學界業界深度解讀元宇宙
第六屆中國VR/AR創作大賽組委會和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近日在京主辦了“XR視野下元宇宙的含義與場景”產學研討會。
關鍵詞:  元宇宙2021-11-10
-
改善網絡生態,平臺需承擔三項關鍵職責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形形色色的數字平臺及其產品和服務正深度融入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也推動著互聯網生態演進邁入新階段。
-
楊晨:網絡文學的套路和創新
談到創新與套路,不少人的觀點是套路文更有優勢,一些作者還拿出了似乎無法辯駁的證據——你看,我寫了創新文,結果徹底撲街了,編輯也完全不來照顧,他只推那些套路文。
-
“剩余快感”如何支配了今天的大眾文化生產
在今天這個社交網絡時代,備受熱捧的爽文小說和耽改劇、票房驚人的大片、人手一組的搞笑表情包等輪番霸屏……這些流行文化作品總是能踩中網友們的“嗨點”,大眾作為文化消費者的需求也確實進入了更直白快意、更取悅自己的階段。
-
打造中國網絡文學的“智力莊園”
動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劇照 “智力莊園”:一種IP匯聚的產業方式 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經歷了將近20年或30年的開拓,進入了升級版的時代。
-
“對我來說,中國故事的網絡表達是有雙重含義的”
過去,我們把文字記錄在甲骨上、記錄在青銅器上、記錄在竹簡上、記錄在紙張上,而到今天我們把文字記錄在網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