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青瑤:用國樂講國學故事
在近期央視播出的大型非遺傳承創新類文化節目《非常傳奇》中,作為琵琶推介人的柳青瑤懷抱琵琶,用一曲《蘭陵王入陣曲》,為觀眾呈現了蘭陵王波瀾壯闊的一生。
-
烏蘭牧騎對“非遺”傳承的賦能與創新
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內蒙古各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蘊含著他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
關鍵詞:  烏蘭牧騎2021-01-19
-
當傳統“守藝人”遇上新時代“傳藝人”,如何讓非遺更年輕?
“你們來了,我才覺得自己做的這件事是有意義的,特別有意義。
-
非遺綜藝節目:莫把非遺元素當點綴
近日,隨著“太極拳”“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評審通過,我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的非遺項目達到42個,位居世界第一。
關鍵詞:  非遺綜藝2021-01-06
-
國家圖書館上線展映48部非遺紀錄片
12月31日,隨著48部非遺紀錄片在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的非遺展映專區(ich.nlc.cn)上線,第三屆“年華易老,技?憶永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正式拉開帷幕。
2020-12-31
-
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 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12月11日,由中國商報社、中國收藏雜志社、中國商業創新大會組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范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
關鍵詞:  非遺2020-12-21
-
成為市非遺項目 能否拯救少白派京韻大鼓?
11月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北京市第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京韻大鼓(少白派)赫然在列。
關鍵詞:  非遺2020-12-16
-
專家確認時莊遺址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糧倉城邑”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四通鎮時莊遺址考古工作開展以來熱點頻現,成為眾多考古研究專家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  時莊遺址2020-12-11
-
“永昌寶卷”語境話題的嵌入與功能
2020年10月13日《戰瘟神寶卷》開卷儀式 “河西寶卷”是在唐代敦煌變文、俗講以及宋代說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民間吟唱的俗文學。
關鍵詞:  “永昌寶卷”2020-11-27
-
“河西寶卷”田野考察的幾點思考
2020年9月23日至28日,10月9日至14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活動——河西寶卷田野調查活動”分兩個階段,組團前往甘肅武威、金昌、嘉峪關、酒泉、張掖,考察“河西寶卷”的傳承和文本收藏、傳抄現狀,為《中國民間文學大系·甘肅寶卷卷》的編輯出版提供田野參考。
-
報告顯示:中國正嚴格履行世界文化遺產“承諾事項”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記者馮源、段菁菁)截至2019年底,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共有726項承諾事項。
關鍵詞:  世界文化遺產2020-11-06
-
非遺短視頻:有了網絡流量,更要有文化含量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
深度體驗中國丹寨非遺周
10月18日至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縣萬達小鎮召開,9天時間里,非遺展“黔地守藝”、非遺劇場《錦秀丹寨》、非遺演出“非遺周末聚”、非遺文創大賽等讓整個小鎮在多彩非遺中熠熠生輝。
關鍵詞:  中國丹寨非遺周2020-11-02
-
梅山儺戲之“俗”與“趣”
清代中葉以來,民間小戲也就是“花部”的發展,可謂遍地開花,而其得以長足發展的重要原因,便在于它的“俗”與“趣”。
關鍵詞:  梅山儺戲2020-10-30
-
上海啟動“百人百藝·非遺獻禮”主題活動
滬上近百位非遺傳承人和玉雕大師,將在一塊60公斤的和田玉石上合力創作“初心之地”主題作品,并在明年建黨百年之際捐贈給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永久保存。
關鍵詞:  “百人百藝·非遺獻禮”2020-10-20
-
二〇二〇全國非遺曲藝周落幕
10月13日晚,隨著舞臺上一場場“浙江好腔調”曲藝專場節目展演陸續呈現,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浙江寧波落下帷幕。
關鍵詞:  非遺曲藝周2020-10-15
-
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在寧波開幕
北京評書、蘇州彈詞、蒙古族非遺烏力格爾、紹興蓮花落、寧波四明南詞閃耀在同一個舞臺上,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日前在浙江寧波開幕。
關鍵詞:  非遺曲藝周2020-10-13
-
影視助力“非遺”出圈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越來越重視,“非遺”逐漸成為影視作品的創作富礦。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2020-09-16
-
體驗最具“老廣”風味的“花式”非遺
在位于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永慶坊的趙家獅非遺生活館里,通過工作人員的操作,醒獅裝扮的機器獅子打起了鼓,引來大小游客齊齊圍觀。
關鍵詞:  非遺街區2020-08-24
-
“疫后”非遺傳承人急切走出來:只有充分展示才能推動傳承
王興鵬在現場創作內畫 劉棟 攝 8月1日,第二屆吉林非遺節正在長春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