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博建成國內首家博物館數字化管理平臺
上海博物館數字中心綜合頁面(局部)。
2018-05-04
-
河北南和發現400余公斤古錢幣
近日,河北省南和縣郝橋鎮東薛屯村村民在挖掘中藥材時偶然發現了一大甕古錢幣,經當地文物部門鑒定,這些古錢幣主要為宋代銅錢幣,另外還有漢代、唐代、元代的一些古錢幣,總重400余公斤,初步推斷埋藏時間為元末明初。
2018-05-04
-
陜西劉家洼春秋墓地考古之謎
M6墓室 出土金器 出土石磬 陜西劉家洼春秋墓地位于陜西省澄城縣王莊鎮劉家洼村西的魯家河東岸塬邊。
2018-05-04
-
上饒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現“磁場效應”
近日,以“創新融合、共享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上饒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在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舉辦。
2018-05-04
-
博物館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驗收:上博服務將更精準
上海博物館今日宣布,由其建設的國內首創、全面基于數據的博物館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驗收,即將投入運用。
2018-05-04
-
博物館+文創催生新業態
4月27日至30日,第十三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2018-05-03
-
唐宋遼金元瓷枕亮相南京大報恩寺
泱波/攝 在中國的古代陶瓷藝術中,瓷枕不僅僅是簡單的枕具,其造型與裝飾圖案更是承載了繪畫、書法、詩歌、雕塑等多種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2018-05-02
-
敦煌石窟中的“勞動智慧”:傳承千年 關照今天
敦煌研究院1日梳理總結了敦煌石窟中現存的點滴遺跡,遺跡中不乏當時某個領域的“世界之最”。
2018-05-02
-
讓故宮文化 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貓擺件 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供圖 高仿書畫小手卷系列 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供圖 “俑仕相伴”系列彩繪陶人俑創意牙簽筒 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供圖 近些年,從賣斷貨的膠帶到萌翻天的雍正皇帝,故宮文創產品收獲了大批粉絲。
2018-04-28
-
國家文物局要求加強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利用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切實改善可移動文物保存環境,維護文物安全和健康,實現文物和信息資源的科學管理、傳播和利用,更好地促進文物“活”起來,國家文物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利用有關工作。
2018-04-27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館
26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館儀式在瓊海潭門舉行。
2018-04-27
-
北京箭扣長城修繕將首次借助無人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
著名的北京箭扣長城的維修將與高科技結合,最先進的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將為文保人員提供科學的修繕方案。
2018-04-26
-
“為岳父收藏的青銅器找到最好的歸宿”
朱昌言與上海淵源頗深,他上世紀90年代因牽頭搶救流散香港的國寶級文物———戰國楚竹書并無償捐贈上海博物館而廣為人知。
2018-04-26
-
從民眾需求出發
近日,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和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先后在京舉辦兩場青年學者沙龍,就文化遺產領域的傳承與創新展開討論。
2018-04-26
-
暮春時節 相約義烏:趕赴一場文化盛宴
暮春時節的義烏,花紅漸褪,綠茵繁盛,在這樣的好時節,一場文化與交易并舉的盛會悄然而至。
2018-04-26
-
非洲現當代藝術品:關注度不斷攀升 市場仍待開發
近年來,隨著全球收藏家對非洲現當代藝術的接納和認可,越來越多實力強大的藝術品交易商將目光投向非洲,非洲現當代藝術品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逐漸呈現崛起的跡象。
2018-04-26
-
四川迎來博物館熱
日前從四川省文化廳獲悉,四川博物館事業發展迅速,社會效益日益突出,去年累計接待觀眾6748萬人次,拉動了旅游、展會等業態的發展。
2018-04-26
-
文物保護不能“嫌貧愛富”
國家文物局近期發布的2017年度文物行政執法和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顯示,從總體上看,文物安全防范基礎工作仍顯薄弱,文物安全工作被動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
2018-04-26
-
中國歷時13年整理出版大量流失海外敦煌古藏文文獻
資料圖:圖為敦煌莫高窟。
2018-04-25
-
“輝煌大秦:兵馬俑”特展走進美國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
近日,由陜西省文物局及秦始皇陵博物院與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的“輝煌大秦:兵馬俑”特展在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開幕。
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