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博物館熱走向深入
近年來,我國的博物館正迎來多年罕見的參觀熱潮。
2019-04-05
-
人民日報社與故宮博物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北京4月3日電 (記者李鶴)人民日報社與故宮博物院2日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9-04-04
-
破解歷史的密碼
如果你年年都關注“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看著大多數入圍的考古項目,可能會有似曾相識的喜悅。
2019-04-02
-
2018十大考古新發現解讀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發掘單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專家點評:廣東英德青塘遺址連續的地層與文化序列,揭示出環境變遷與文化演進的耦合關系,為華南乃至東南亞舊-新石器過渡階段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把重要的標尺;墓葬與人骨的發現對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會復雜程度、區域現代人群體質演化及擴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豐富的文化遺存為研究華南該階段原始聚落形態、早期陶器的出現與傳播、現代人行為的特點與多樣性、區域史前文化間的關系等提供了珍貴的材料,為破譯舊大陸東部現代人出現與擴散、東亞與東南亞史前文化交流、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過程中生計模式的轉變等前沿課題提供了新的契機。
2019-04-02
-
考古新發現讓中華文明更豐滿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出土的打制石器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壺形鼎 陜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質泥抹子 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出土的煉渣 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 3月29日,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
2019-04-02
-
考古發現,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一個個考古新發現,能為國家和民族歷史提供例證,成為愛國主義教育載體,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2019-04-01
-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9日在北京揭曉。
2019-03-31
-
考古中國:那些讓人感嘆不已的文明之光
太子城遺址出土的泥質灰陶龍形脊飾 青塘遺址地貌(本文圖片均由中國文物報社提供) 酒務頭商代墓地出土青銅器上的族氏銘文。
2019-03-30
-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10項考古新發現: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延安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新疆尼勒克吉仁臺溝口遺址、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陜西澄城劉家洼東周遺址、江蘇張家港黃泗浦遺址、河北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慶合川釣魚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和遼寧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昨天,“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
2019-03-30
-
小小紀念品異軍突起,成文創產業新增長點
由“鉦藝廊”發起的“海上磚——守望與活化”項目,從上海現有的1058處優秀歷史建筑中汲取靈感,使用琺瑯磚工藝制作的“海上磚”,將石庫門、外灘建筑等元素融入其中,致力打造具有鮮明上海特色的文化品牌。
2019-03-29
-
文物修復不可操之過急
發掘和保護如操作不當,往往會對那些本已脆弱的文物帶來不可逆的損害。
2019-03-22
-
出一本火一本?博物館衍生讀物憑什么爆款
前不久,首款故宮互動解謎游戲書《謎宮·如意琳瑯圖籍》眾籌期間反響火爆,僅預售就超12萬冊;首套聚焦故宮二十四節氣的本土繪本高踞暢銷書排行榜,吸引一批小讀者帶書“進宮”打卡;首部原創故宮題材童話陸續推出四輯今年內將出齊12冊,市場口碑頗佳;《故宮日歷》等普及古代書畫器物的現象級日歷書,在同類題材中尤為突出……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故宮,如今已成圖書出版界炙手可熱的頂級IP。
2019-03-21
-
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將向革命老區傾斜
本報北京3月19日電(記者李韻)今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發布會,邀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和政策法規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陸瓊,向媒體介紹新近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相關情況,并回答問題。
2019-03-20
-
破解博物館文創“同質化”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 (圖片來自網絡) 自從2013年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朕知道了”膠帶問世以來,文化創意已經蔓延至我國整個文博領域,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紛紛推出文創產品,從文具套裝到鑰匙扣,從生活用品到旅游用品,不一而足。
2019-03-18
-
章宏偉:告訴世人真實的宮廷生活
故宮是個超級“網紅”,可我們了解到的卻可能是個假故宮:金鑾殿其實常年大門緊閉,并沒有大臣之間的唇槍舌劍;皇帝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常年自己一個人吃飯;后宮的女人們一進宮便幾乎與世隔絕,哪還有勾心斗角…… 章宏偉,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所長,多年來致力于研究故宮學,希望告訴世人真實的宮廷生活。
2019-03-17
-
故宮獸像負載的文化與歷史
周乾 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
2019-03-16
-
跟隨400余文物探秘青海往事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2019-03-13
-
海昏簡牘中現棋譜 “六博”口訣現身
新華社電 海昏侯劉賀墓主槨室文書檔案庫曾出土5200余枚簡牘,負責這批簡牘文字釋讀工作的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近期公布階段性成果。
2019-03-13
-
單嘉玖:我和父親兩代故宮人
1930年,單士元(右二)和大家一起整理清代檔案。
2019-03-13
-
寧夏固原博物館:絲路重鎮 文明交響
北周李賢墓出土的凸釘玻璃碗 北魏漆棺畫 北周李賢墓出土的鎏金銀壺 本文圖片均由寧夏固原博物館提供 “外阻河朔,內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畿鋪”,位于寧夏南部的固原,自古以來就是關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的結合地帶。
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