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事業應努力回答時代之問
《求是》雜志2019年第8期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今年全國政協會議文藝社科界別聯組會議時的講話全文。
2019-06-03
-
中國電影所面臨的精神荒蕪
一 講到中國電影,我想起一件事情。
2019-06-01
-
杜近芳:為藝術繁榮貢獻力量
在黨的文藝政策的指引下,在國家藝術院團的濃厚藝術氛圍中,我得以積極投入京劇藝術的繼承、發展和創新,與同仁們一道書寫新中國京劇藝術發展的新篇章。
2019-06-01
-
從文學到影視,如何留住“好故事”
《活著》《紅高粱》《芳華》《白鹿原》《霸王別姬》《天下無賊》《我的前半生》《流浪地球》……這些文學作品影視化的成功案例,在斬獲高口碑、高收視率的同時,也使文學乘著影視媒介的翅膀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9-05-30
-
“視覺江南”:中國藝術傳統定式的現代突破
任伯年《群仙祝壽圖》 在中國藝術綿延不斷的歷史進程中,“視覺江南”作為近代中國新興的一種文化現象,以其獨特的人文內涵在藝術性與文化性、地域性與世界性方面彰顯其特有的現代寓意。
2019-05-30
-
這道交流互鑒的光如此美妙
近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召開,以歷史文明為基礎和紐帶構建認同意識和共同體觀念,構建新時代的“亞洲觀念”,推動“一帶一路”和“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有如燈塔之光映照著亞洲走向未來的航路。
-
文藝批評和文藝創作應彼此借力、相互砥礪
作為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長一段時間里,文藝批評似乎遠離了普通公眾的視野。
2019-05-17
-
讓當代創作更具中國氣派
蘇州博物館(局部)。
2019-05-17
-
只有炫耀和享受? 娛樂圈需要檢討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剛剛過去的周末,一位90后相聲新銳因調侃“地震幸存者”引發公眾批評。
2019-05-14
-
潘魯生《美在鄉村》:鄉村振興的美學價值
日前,《美在鄉村》一書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9-05-14
-
繼承傳揚中華戲劇藝術的神與魂
4月13日至23日,由來自全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中直院團和部隊的參評團體帶來的,包括話劇、歌劇、京劇、昆曲、評劇、越劇、豫劇、川劇、秦腔、黃梅戲、潮劇、壯劇等12個劇種在內的第29屆梅花獎終評競演劇目,在廣西南寧的五大劇場輪番上演。
2019-05-13
-
激發青年創造力
一般人講藝術創作,總認為應先打基礎,再謀創造。
2019-05-12
-
劉巨德:再談形式美
有一次我在談到吳冠中先生的藝術時,一位學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說:“吳先生一生講形式美,他從來沒有畫過重大歷史性、社會性作品,他對社會有著怎樣的擔當和責任?”我想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問。
2019-05-11
-
劉巨德:再談形式美
有一次我在談到吳冠中先生的藝術時,一位學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他說:“吳先生一生講形式美,他從來沒有畫過重大歷史性、社會性作品,他對社會有著怎樣的擔當和責任?”我想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問。
2019-05-11
-
開掘現實 引領風氣
如果考察最受歡迎的大眾文藝題材,家庭倫理類毫無疑問名列其中。
關鍵詞:  家庭倫理題材屢成熒屏熱點2019-05-10
-
博物館經營 再多些創新
一些博物館缺乏專業人才,策展能力薄弱,不妨借助外力,或者實施大館幫扶小館的辦法,把辦館放在與建館同等重要的地位 逛博物館,已經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關鍵詞:  博物館2019-05-10
-
當代文藝塑造的改革英雄形象
40多年來,反映改革開放的文藝作品與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一路同行,并不斷從中汲取靈感和營養,譜寫了同樣震撼人心的華彩篇章,塑造了一系列洋溢著現實主義精神的改革英雄形象,構成了一道分外亮麗的文藝風景。
2019-05-09
-
用正能量打造大流量
培育新時代新青年,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扎根本土、深植時代,從一點一滴做起,發揚工匠精神,鍛造文藝精品,回應“青春為何,青春何為”之問,為年輕人樹立起真“偶像”、好榜樣 “怕也得去,我的職業是我的追求!”近日,一條短視頻在社交網絡平臺被廣為傳播:排爆手王銘講述了自己與戰友共同排爆、“離粉身碎骨只有一毫米”的故事。
2019-05-09
-
有效提升文藝引領能力
核心閱讀 近年來,《戰狼Ⅱ》《人民的名義》《流浪地球》等一批具有精良藝術品質和積極價值取向的文藝作品受到觀眾廣泛認可,充分證明過硬品質依然是、也必然是新時代文藝實現文化引領的基本條件 在海量信息中,如果不能創作出思想上深刻影響受眾、情感上深深打動受眾、形式上強力吸引受眾的作品,有效引領就難以實現 創作者要深入新媒介環境,感受受眾變化,才可能運用時代新語言表現時代新生活,并創造當代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2019-05-07
-
用藝術的力量為青春喝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