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文旅宣傳的創新路徑
摘要:后疫情時代,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寒冬中的文旅行業迎來回暖跡象。
2023-01-31
-
也談春節演劇
節慶演劇在我國很常見。
-
彰顯國風音樂的時代感
靜物插畫。
-
郭帆:以豐富細節夯實藝術想象
我們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把想象力轉化為作品的具體方法,需要建設一套完備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光是設備和技術,更是流程和標準。
-
天空的性別:原住民文化中關于星辰的女性故事
易洛魁人把四季變化前天上的預兆叫作信差,就是那些從地平線升到夜空中的星座。
2023-01-30
-
為人創作,而不是為藝術而藝術
優雅、浪漫、美麗是許多人對捷克藝術家慕夏的第一印象。
2023-01-20
-
1939,黃河在咆哮
1939年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抗日戰爭進入艱難的戰略相持階段,半壁河山淪于日本侵略者手中。
2023-01-20
-
2022年中國電影:謳歌時代 鼓舞人心
面對疫情反復帶來的嚴峻挑戰,中國電影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一批謳歌時代、鼓舞人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體現了中國電影人砥礪前行的使命擔當。
-
主流價值與主流市場的協調統一
在第3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頒獎典禮上,《山海情》《覺醒年代》《跨過鴨綠江》《大決戰》《功勛》等獲得優秀電視劇獎;在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中,《覺醒年代》獲最佳電視劇獎,《功勛》《山海情》等獲優秀電視劇獎。
-
創藝強網新賽道 鑒美聚力鑄輝煌
網絡文藝正在成為文藝轉型發展與跨越發展的新賽道。
-
以至美東方韻味重現古老詩畫
“國潮”“國風”“漢服熱”……近年來,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成為覆蓋各圈層的“新流行”,由此帶來的文藝現象層出不窮。
-
維特根斯坦的最后之書,居然是在研究顏色問題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在人生最后十五個月里,居然是在研究顏色問題,做了眼下這本《關于顏色的評論》(我們把它譯為《論顏色》)的筆記。
-
是小豬妖太嚇人,還是家長玻璃心?
國產動畫劇集《中國奇譚》,收獲極高口碑和關注度的同時,這幾天也引發爭議:有家長發帖稱孩子看第一集被嚇哭,“家長炮轟中國奇譚”一度登上熱搜。
2023-01-14
-
電子榨菜:不止是場景消費下的娛樂需求
支起手機、解鎖屏幕,追劇集綜藝紀錄片,刷各類短視頻,正在成為很多人用餐時的新姿勢。
2023-01-12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創新雜技傳統技藝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凸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2023-01-09
-
張檸:壬寅初夏觀影記
2020年春夏,四五十天沒有出小區門,少了與自然和社會的親近,但為我集中精力從事文學創作提供了條件,半年間寫了9個中短篇小說,結集為《感傷故事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23-01-07
-
傳承戲曲文化 拓寬創作之路
2022年11月10日,北京門頭溝區齋堂鎮柏峪燕歌戲“社員劇團”應邀走出大山,帶著傳統劇目柏峪燕歌戲《小錦緞》,參加了由北京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繁星戲劇村承辦的“第九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以下簡稱藝術節)。
2023-01-06
-
當代書法教育功能小識
近20年,學者們紛紛以斷代史研究的方式,相互接續,建構起完整的書法教育史。
2022-12-30
-
知識地層的話語關系
小機槍手在戰斗中成長 沙 飛 攝 魯迅與青年木刻家(左起:魯迅、黃新波、曹白、白危、陳煙橋) 沙 飛 攝 沙飛(1912-1950)原名司徒傳,曾用名司徒懷,祖籍廣東省開平縣,出生于廣州。
關鍵詞:  沙飛2022-12-30
-
寒冬雅趣:四季度藝術類圖書盤點
一年轉眼就到頭了。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