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書獎得主古澤爾·亞申娜出版蘇聯電影大師愛森斯坦傳記小說
47歲的韃靼著名作家和大書獎得主古澤爾·亞申娜(ГузельЯxина)出版了一部以蘇聯電影大師謝爾蓋·愛森斯坦(1898-1948)為主人公、用愛森斯坦式的吸引力蒙太奇手法創作的傳記小說。
2025-04-27
-
托馬斯·品欽:只是隱居并且依然在寫作
87歲的托馬斯·品欽時隔12年的長篇小說新作《暗影車票》(Shadow Ticket)將于今年10月由企鵝出版社出版,小說封面未定,出版信息顯示該書有384頁。
2025-04-25
-
當下的作品是時代的注腳,故事仍在繼續
2019年,趙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打破了韓國文學在中文世界出版的僵局,此后幾乎每一年都有韓國文學作家或作品被廣泛討論。
2025-04-25
-
《羅馬尼亞詩選》分享會在紹興舉行:跨越語言的詩歌對話
4月19日,由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化研究院和先鋒書店聯合主辦的《羅馬尼亞詩選》分享會在紹興柯橋先鋒鑒湖書店成功舉辦。
2025-04-25
-
一部家族史辭典:這是文學重建世界的“語言”
在剛剛過去的世界讀書日的夜晚,第一次來上海的挪威作家西蒙·斯特朗格和上海的文學記者與出版人們交流分享他的代表作《光明與黑暗的辭典》。
2025-04-25
-
AI時代的閱讀——當今時代呼喚文學的思想實驗和人文認知
在當今文學作品已成為文化消費品的大眾閱讀時代,大多數讀者關注的往往是作品的趣味性、欣賞價值和娛樂功能。
2025-04-24
-
開羅:綿延不息的城市書香
漫步開羅,陽光透過樹枝縫隙投下斑駁的影子,仿佛是時光灑落的碎金。
2025-04-24
-
書籍綿延,閱讀的精神永在
“我不相信古滕堡的這個發明還有什么別的前途,因為或遲或早,它一定會墮入過時廢棄的境地。
2025-04-23
-
佩索阿穩定常銷,陀翁不斷加印,青少年喜歡黑塞
有這樣一部作品,引進中國二十年穩定常銷,近年尤受讀者喜愛,那就是葡萄牙作家費爾南多·佩索阿的隨筆結集《惶然錄》。
2025-04-23
-
東歐婦女創傷小說《藍色女人》獲德國圖書獎
作家安特耶·拉維克·施特魯貝爾在2021年德國圖書獎頒獎典禮上手持《藍色女人》和獲獎證書。
2025-04-22
-
苦兒家庭小說《適應》獲法國婦女獎
左起:克拉拉·杜邦-莫諾、艾哈邁德·阿爾坦、克里斯蒂娜·安戈、約納斯·哈桑·哈米里、弗朗索瓦-亨利·德塞拉布勒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法國文學頒獎季。
2025-04-22
-
從油麻地到塞納河——曹文軒兒童文學法國享讀會在巴黎舉辦
2025年4月16日下午,由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指導,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以下簡稱“蘇少社”)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中國文學法國讀者俱樂部支持的“從油麻地到塞納河——曹文軒兒童文學法國享讀會”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成功舉辦。
2025-04-21
-
泰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成功舉辦“可讀一生的故事”讀者分享會
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指導、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泰國紅山出版社聯合承辦的“可讀一生的故事” 讀者分享會在泰國曼谷國際書展成功舉辦。
2025-04-21
-
打撈一條文學傳統的暗線
詩人、學者戴濰娜在新書《學壞》中,她選取鮑勃·迪倫、普希金、喬伊斯、波伏瓦、瑪麗蓮·弗倫奇、伊藤詩織、林奕含、赫胥黎、泰戈爾九位作家,從一位詩人的視野出發,理解屬于他們身上“反派又迷人”的部分,打撈出一條文學傳統的暗線。
2025-04-17
-
重述梅爾維爾《白鯨》,何以可能
51歲的英國作家郭小櫓出版了長篇新作,從女水手的視角重新講述梅爾維爾1851年的小說經典《白鯨》。
2025-04-16
-
三月世界文學動態
《每日郵報》|阿迪契推出新作 在經歷了十二年的小說出版空窗期后,尼日利亞作家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于3月推出新作《夢想計數》(Dream Count)。
2025-04-15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去世,享年89歲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于當地時間4月13日在秘魯利馬逝世,享年89歲。
2025-04-14
-
麥家攜作品亮相牛津文學節
近日,中國作家麥家來到英國牛津,在牛津文學節上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
2025-04-14
-
當代世界文學是蔓延的“群島寫作”
文化雜糅、傳統存續和身份認同困惑 “大家酷愛談論八卦,我們看電視上那個永遠沒有結局的埃及肥皂劇《愛的呼喚》,里面的男男女女相愛、相恨、互相撕扯,卻從不碰觸對方。
2025-04-11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出版小說新作《偷竊》
74歲的桑給巴爾阿拉伯裔英國黑人小說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推出了五年來的第一本小說。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