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高手高”的京津畫派
秋光圖 齊白石 “眼高手高,高山仰止”。
關鍵詞:  京津畫派2021-01-15
-
莫蘭迪的沉默盛宴
展覽:喬治·莫蘭迪:桌子上的風景 展期:2020.12.6-2021.4.5 地點:木木美術館 如果喬治·莫蘭迪生活在今天,一定會為他取得的成就驚訝不已:他所開創的“莫蘭迪色系”已經變成了時尚和品位的代名詞。
關鍵詞:  莫蘭迪2021-01-15
-
脫貧攻堅題材美術創作:為時代留下豐厚的視覺形象和精神印記
“美麗的事業·中國國家畫院扶貧主題美術作品展”上展出的何加林中國畫《老寨新韻》。
-
珂勒惠支的版畫在今天還有意義嗎?
展覽:以痛而歌——凱綏·珂勒惠支經典作品展 展期:2020.12.25-2021.3.15 地點:億達時代美術館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歐洲大陸政治格局發生巨變,新聞出版業在社會動蕩的刺激下,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這種環境之下,版畫,尤其是平版印刷版畫被廣泛應用于社會批判之中。
關鍵詞:  珂勒惠支2021-01-08
-
陳丹青:不必在藝術面前自卑
主題:《線條的盛宴》放映暨《局部》新書首發 時間:2020年12月19日 地點:建外郎園vintage虞社 嘉賓:陳丹青 畫家、作家 主辦:理想國 古代藝術一半以上是鄉下人創造的 《線條的盛宴》中北齊墓葬壁畫的這些作者,不是我們今天說的那種“高級”的人選去畫畫的大家。
-
林曦《書法課》:給現在開始寫書法的你
對于很多人而言,書法既熟悉又陌生。
-
書法的形與神
歷代書家談結字原理,務必先講平正。
關鍵詞:  書法2020-12-28
-
在時代中行進 于磨礪中蓄能
“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現場 余冠辰攝 無論對于中國美術界還是社會各領域而言,2020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關鍵詞:  美術2020-12-27
-
夏加爾:彩色夢境中的愛與離愁
近日,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馬克·夏加爾”大展中國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展出。
關鍵詞:  夏加爾2020-12-24
-
是什么支撐著2020中國藝市沖破陰霾熱力四射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曾經一度致使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藝術市場陷入停滯。
2020-12-22
-
莫蘭迪和莫蘭迪色:五十度灰的靜美與馳騁
《靜物》 1960 近幾年,寡淡清冷的“莫蘭迪色”在時尚圈和設計圈異軍突起,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20世紀意大利畫家喬治奧·莫蘭迪及其藝術呢?2020年年末,798的木木美術館,給了國內藝術愛好者及各路網紅一個走近“莫蘭迪色”的絕佳機會。
關鍵詞:  莫蘭迪2020-12-18
-
“境由象生——顧平人物山水畫展”在京開幕
12月15日,由中國國家畫院山水所、民盟中央美術院、北京市海淀區文學藝術聯合會主辦,北京市海淀區美術家協會、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 “境由象生——顧平人物山水畫展”于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
-
畫面的美聲:讀《莫奈的故事》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覽近期正在上海展出,并將于2021年元月落幕。
-
因為敏感 所以青春
歡樂頌(石版畫) 李長興 作 讀圖時代為觀畫和繪畫同時帶來兩種可能,一是給予觀者時間上的便捷,通過圖形的識讀,理解表述的涵意,二是給予畫者空間的拓展,不再停留于敘事的理智,而觸動和引發了更多情緒的感覺,尤其對自帶敏感的年輕畫家而言,不敏感就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就把握不了表現的意義,推動時代發展的主體人群必然是青年,青年無可爭議地成為發展的前衛,而敏感正是青春的心理特征,所以不敏感就不青春,青春之所以飛揚,正在敏感有無限可能。
2020-12-16
-
傳統水墨在現代化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是培育文化的親情感
中國的繪畫到宋元以后出現了新的發展方向,這就是以文人畫為主體的地域風格形成了主流,這種以長江下游地區的文人繪畫與文人價值觀所建構起的繪畫方式,逐漸演變為“水墨至上”的審美潮流,包括品評標準的建立。
關鍵詞:  傳統水墨2020-12-16
-
向著歷史與未來的兩極
容庚秘篋壽山芙蓉石(年代不詳) 羅福頤 作 秋樹聚禽圖(明) 林良 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當其與精神同一,則無限矣。
2020-12-16
-
當夜深人靜 盧浮宮之旅才剛剛開始
美麗如畫的巴黎之夜,懷著朝圣的心,從燈光閃耀的貝聿銘金字塔進入,來到游客散盡、安靜空曠的盧浮宮,這里有一場傾十年之力完成的絢爛特展在等候。
關鍵詞:  《盧浮宮之夜:萊昂納多·達·芬奇》2020-11-20
-
45cm是她繪畫的高度 是一切她可以移動和停留的基礎
“45cm,是她輪椅的高度,是她床的高度,是她洗澡臺的高度,是一切她可以移動和停留的基礎。
關鍵詞:  魏曉軒2020-11-18
-
張索《持敬集》序:以崇敬之心,行守正之事
張索君將多年所寫的文章,編為一集,首先讓我讀過,希望我能談談看法。
關鍵詞:  《持敬集》2020-11-14
-
讀石魯
石魯原名馮亞珩,少時學畫習文,后因追崇石濤和魯迅,到延安參加革命時即更此名。
關鍵詞:  石魯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