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讓舞蹈走進了百姓的生活
新時期以來,為人們稱道的舞蹈作品絕大多數是新編的古典舞,如《千手觀音》《飛天》《虞美人》《愛蓮說》《銅雀伎》《粉墨》等,而當代舞蹈作品的數量極少,更不要說反映當代生活的作品了。
-
穿著睡衣“云坐排”,戲不能停
春節演出取消,2月演出取消,部分劇院還取消了3月、4月的演出……演出行業作為人群聚集的行業,在疫情暴發期間,無論是演出還是排練都不得不中止。
-
京韻大鼓《媽媽的囑咐》感人肺腑
張建會作品《家國情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
北京京劇院院長創作抗疫京歌
“看江山歷劫難從容淡定,從來是炎黃子孫笑春風。
關鍵詞:  北京京劇院院長2020-02-21
-
現代粵劇《抉擇》的三重氣質
2019年11月29日晚,廣西梧州市演藝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國家話劇院的舞臺上,以一部出手不凡的現代粵劇《抉擇》,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呈上了一份誠意滿滿的禮物。
-
抗疫皮影動畫火遍網絡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對大多數人來說,呆在家里不出來就是為戰勝疫情盡一份力。
關鍵詞:  抗疫皮影動畫2020-02-20
-
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抗疫主題歌
為抗擊疫情加油,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原創音樂作品《武漢!武漢》。
關鍵詞:  抗疫主題歌2020-02-20
-
“戰疫”歌曲井噴 到底何為“好歌”?
疫情發生之后,一大批“戰疫”主題歌曲席卷網絡,作品質量一直是網友們討論的焦點。
關鍵詞:  “戰疫”歌曲2020-02-19
-
期待寒風過后,共赴美好音樂之約
上周末,中國多地迎來雨雪降溫天氣,而多個國家著名交響樂團為中國人民發來的真摯慰問與祝福,溫暖了不少樂迷的心靈。
-
抖音短視頻與戲曲藝術的現代傳播
自進入近代以來,戲曲就非常重視開辟現代傳播渠道,戲曲在堅持以舞臺傳播為主的前提下,又與電影、電視、廣播等現代傳媒結緣,這給戲曲插上了“翅膀”,許多著名演員、戲曲舞臺經典劇目跨越山水阻隔,“走”進千家萬戶,大大提升了戲曲的影響力。
-
一部作品,一群人的情懷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中國兒藝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用不到50個小時的時間送給孩子們一部朗誦劇《喚“福”——夢中童話》。
-
疫情之下,“藝”起前行!
黃豆豆、王珮瑜、平安錄制視頻,提醒大家“上班了更要注意防護”。
-
《二月》碎念
讀柔石的小說《二月》,其實是在看謝鐵驪導演的電影《早春二月》之后。
-
“線上大劇院”陪觀眾在家戰疫情
點開一條“音樂相伴·勿忘心安”的推送,貝多芬的“田園”舒緩動人,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曲傳奇不朽;“演出相伴·釋放心情”板塊中,每天推薦的一部實況視頻涵蓋了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鐵血再燃”音樂會、大劇院版威爾第歌劇《阿依達》等多場演出;“藝起加油·共同前行”邀請了著名鋼琴家殷承宗等多位藝術家,為武漢加油助威,宣傳防疫知識;“同舟共濟戰疫情·國家大劇院在行動”中,情景報告《嚴冬即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合唱《天使的身影》等節目均為全新錄制。
2020-02-12
-
線上退票+線上劇院 沒演出仍忙不停
為了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市文化和旅游局防止新型肺炎疫情擴大、保證廣大市民身體健康的指示精神,首都劇院聯盟的會員單位取消了疫情期間的所有演出。
-
樂與政通 詩合為事
2020央視元宵特別節目,在正月十五央視“一黃”如約而至。
-
文藝戰“疫”,擔起文藝工作者的使命
譜寫眾志成城的交響 “好看又管用,這組‘防疫三字經’表情包,送給你! ”日前,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創作的一組表情包,以萌萌的卡通形象、中國傳統人物造型,將戴口罩、勤洗手、莫信謠、拒野味、不約飯等防疫常識做成了流行的表情包,深受網友好評。
2020-02-10
-
2020年央視春晚:記憶、情感與文化銘文
庚子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星光璀璨,影響巨大,它在祈求平安的真摯祝福中召喚觀眾參與到晚會的聯動中來,以兼顧當下性和觀賞性的節目形態,聚焦民眾關心的議題,喚醒記憶、調動情感、承載文化,發出了春晚善盡責任的獨特聲音。
-
國家京劇院舉辦建院65周年活動
國家京劇院建院65周年系列活動日前在京舉辦。
-
東城文藝工作者創作256件作品
不能出門,就通過視頻、電話反復溝通;沒有專業設備,就用手機錄制……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東城區文藝工作者紛紛行動起來,利用所長開展主題創作。
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