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調傳雅韻 秦音演正聲
秦腔是流淌在大西北人血脈里的慷慨之音,是黃土地上古調獨彈的大秦正聲。
2022-07-04
-
重回生活 更許縱橫
中國書法近百年來尤其是20世紀上半葉,由于硬筆全面取代毛筆作為日常書寫工具等原因,總體上處于“被邊緣化”狀況。
2022-06-29
-
演出行業玩起“數字藏品”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演出行業是一個基于線下的傳統行業,但在數字藏品這個時髦領域里,演出行業已經開始熱情擁抱“元宇宙”。
2022-06-28
-
開先河與再書寫:怎樣把中國美術史寫得好看
在圖書市場繁榮的表象下,好書仍然是稀缺的,美術史、藝術史著作恐怕尤其如此。
2022-06-28
-
20年來戰爭類小說和影視作品的演進
電視劇《歷史的天空》 回望20年來戰爭作品,1999年和2021年算得上兩個突出的年份。
2022-06-22
-
夏至已至:二季度藝術類圖書盤點
夏天如期而至,悶熱暑日,閱讀輕松的藝術類圖書是不錯的選擇。
-
擁抱新場景 樂享新體驗
從輕彈柔唱的《評彈名家演唱會》,到熱血沸騰的《星火與巨浪——紀念“九一八”90周年特別策劃》;從京劇《鎖麟囊》,到話劇《玩偶之家》、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每周六晚,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都會準時和觀眾“見面”。
2022-06-15
-
當代流行音樂要堅持人民創作導向
“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
2022-06-15
-
如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審美觀
近年來,文娛領域流量至上、“飯圈”亂象、違法失德等現象頻現,“娘炮”“網紅臉”“小鮮肉”“脂粉氣”“邪魅態”“耽改”等畸形審美趣味一度泛濫,在青少年中間造成不良示范,若不加以規范引導,不僅會毒害青少年的心靈,還會拉低整個社會的審美,更不利于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22-06-08
-
線上演唱會,由懷舊引領的狂歡開啟全新市場
種種跡象昭示,線上演唱會市場孕育著蓬勃商機。
關鍵詞:  線上演唱會2022-06-07
-
“實踐性戲曲理論”的由來與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京劇發展史也可以看作京劇行當的博弈流變史和京劇流派的興衰變遷史。
2022-06-06
-
老兒歌魅力依舊 新經典身在何方
又到六一兒童節,不少孩子用唱兒歌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
2022-06-01
-
藝術筑夢鄉村振興
1993年,我第一次到福建省寧德地區屏南縣做農村調研,領略了這里的綠水青山和豐富人文資源。
2022-05-27
-
奏響新時代的“國風雅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
2022-05-27
-
“虛實相生”與“身體在場”
在社交進入“屏幕時代”的背景下,劇本殺這一新興的社交娛樂方式,卻掀起罕見的線下熱潮,不由得引人注目。
2022-05-27
-
“成為年輕人能夠看得見的一面旗幟”
當下,綜藝節目正朝“內容為王”的方向不斷深耕。
2022-05-27
-
國潮藝術,古典文化的當代共情
國潮出圈,已經是個毋庸置疑的事實了。
2022-05-27
-
線上演唱會新技術帶來新風口
上周末,周杰倫“地表最強”“魔天倫”兩場演唱會線上重映,累計獲得近億次的點擊量,一時間朋友圈、微博通通被刷了屏。
2022-05-26
-
用音樂溫暖前行中的奮斗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2022-05-26
-
港樂聲不息 最撫凡人心
葉倩文 去年底,我剛好寫了一篇“經典港臺歌曲為何叫人難忘記”的文章,歷數港樂成為時代記憶的種種因由。
2022-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