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百姓視角寫身邊故事
劇作家曾學文 普通百姓一直是我藝術創作的中心人物,無論是獲得“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的歌仔戲《邵江海》《蝴蝶之戀》《僑批》、高甲戲《大稻埕》,還是我新近創作的話劇《你知道我在》《暖心的風》、音樂劇《我愛沙坡尾》、高甲戲《外賣小哥》,都是表現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
2023-10-23
-
人生逆旅中的同行者
近日,紀錄片《定風波》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央視頻等網絡平臺同步上線。
2023-10-20
-
“流行+戲腔”讓中國原創音樂更自信
在今年的央視中秋晚會上,首演的原創作品《九州》以“流行+戲腔”的跨界融合手法收獲關注與好評。
2023-10-18
-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滋養當代文藝創作
嘉賓:王一川 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林 瑋 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主持:邵 嶺 記者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體現了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主動和擔當,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在文藝界引起廣泛共鳴。
2023-10-18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正在上映的紀錄電影《大洋追魚記》是近年來少見的一部富有現實主義質感的紀錄電影。
2023-10-13
-
一部壯麗的多層面全景式戰爭深描之作
在“志愿軍”題材領域接連出現《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兩部“爆款”之作后,再來接拍同一題材影片,所要冒的影像美學風險顯而易見: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繼續出新,而假如不能,勢必遭遇挫敗。
2023-10-13
-
信仰的火種
人們常用盜火者普羅米修斯來形容革命者。
2023-10-13
-
開拓科技題材舞劇的創作領域
人工智能(AI)對當下生產生活產生的深遠影響,成為熱點話題。
2023-10-12
-
讓音樂與更多心靈共振
體育和音樂,可以說是在人民群眾中較為普及、廣受歡迎的兩項活動。
2023-10-12
-
紀錄片《中國》:逆旅之光
不期而遇的驚喜,不只是人生的快意,他會在你的心靈之湖,翻起層層的波濤,直至無盡的漣漪。
2023-10-12
-
讓昆曲大門為更多人敞開
讓昆曲藝術活在當下,煥發獨特光彩。
2023-10-10
-
藝術是有“越界沖動”的
“鏡與燈”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品牌于四年前開辟的子系列,主編是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但漢松。
2023-10-08
-
從舞劇《紅樓夢》看文學名著的現代化藝術表達
日前,由江蘇大劇院出品的舞劇《紅樓夢》成功摘得中國舞蹈類最高獎項——“荷花獎”。
2023-10-07
-
中國當代舞、現代舞:青春舞步正當時!
“沖??!葉師傅(舞者常宏基因在舞劇《詠春》飾演葉師傅而為大眾所喜愛);沖?。〕煾担ㄓ^眾已把常宏基與葉師傅合二為一)……” “好棒!胡胡(胡沈員在舞蹈綜藝《舞蹈風暴》中以出色表現收獲一眾粉絲并被粉絲親切稱呼為“胡胡”)的柔韌性好棒……” 三天,三場,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現代舞評獎終評近日起舞鵬城,攪動一城秋水,也掀起網絡舞蹈熱浪。
2023-09-28
-
在無聲畫作中探尋古樂遺存
明 圣跡圖(學琴師襄) 絹本設色 孔府檔案館藏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由此孕育出源自上古并延續至今的樂文化傳統。
2023-09-28
-
溫雅·靈動·細微
溫雅。
2023-09-25
-
青綠如許?相期以畫
山河之美,或青或綠,然而大好河山,何止“青綠”二字寫得盡!以畫的繽紛,呈現其多姿多彩,又何嘗不美輪美奐。
2023-09-23
-
乘風而起 向陽生長
近日,一部反映東北林業改革的現實主義電視劇《父輩的榮耀》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口碑熱度持續走高。
2023-09-22
-
新型展陳方式的可行性探索
數字博物館概念大約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已有30余年的時間。
2023-09-21
-
從《今又〈雷雨〉》看經典的解讀空間
經典作品的價值就在于它具有被不斷解讀的空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