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眾文藝,新在何處?
新大眾文藝,新在何處?
爾冬
我們正置身于一個溫暖而有力的文化現場:河南修武的“牛二哥”在車輪上記錄人生,寧夏西吉的農民于田埂間播種詩行,素人創作者借助短視頻講述鮮活日常……涌動的新大眾文藝浪潮,究竟新在何處?
新在創作主體。過去,勞動者的形象多由專業寫作者“代言”;而今,司機、保潔員、產業工人拿起筆,成為書寫的主角。從“被言說”到“我要說”,是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的生動寫照。
新在內容維度。不執著于“宏大敘事”,而是著力講述基層的“個體故事”。普通人生活的點滴片段,匯聚成熱氣騰騰的“時代日記”。文學是凝固時間的琥珀,既容得下象牙塔里的精雕細琢,也珍視泥土中長出的粗糲與生機。
新在科技賦能。音頻、視頻,手機備忘錄、社交平臺,新技術是新時代的紙和筆,高效率、低門檻,讓更多鮮活故事“破圈”生長。
新生的文藝森林茁壯繁茂,需要各方共同滋養。基層創作者期待精準扶持、尊重本色,尋求通過改稿會等專業培訓獲得啟發。而我們每個人的閱讀、討論與傳播,就是最直接、最長情的支持。
新大眾文藝的春天,正由無數普通人寫就。當千萬個“牛二哥”都能自信講述人生故事時,我們所共同擁有的文化圖景,將更加完整、生動。
相關閱讀
【摘要】我筆名叫“牛二哥”,是一名開了30年貨車的司機,河南焦作修武縣大南坡村人。村子在山里,過去煤礦多,很多人靠開車為生。一個開貨車的,怎么會跟寫作扯上關系?我從小愛看連環畫,聽《三國演義》。人生第一本書,是七八歲時冒著大雪,趿拉著黃膠鞋,走幾里山路去供銷社買的。后來去縣城上學,從圖書館借來《堂吉訶德》,心里便種下了“仗劍走天涯”的種子……
【摘要】今年,是我來廣東東莞的第二十四個年頭。夜晚的辦公桌鋪著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看著它們,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我從湖南老家來到這里,邊打工邊寫作。曾經青春年少,在流水線上摸爬滾打,就是靠著寫作堅持下來的。我身處的時代、腳下踩著的大地極其不簡單。我身邊站著一大群人,來自天南海北,經歷時代巨變,城市工廠碰撞出源源不竭的創作素材,大家一人一筆,共同繪就了廣東素人寫作的“清明上河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