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時代兒童文學的繁花盛景 ——“2025中國文學盛典·兒童文學獎之夜”走筆
樂曲悠揚,勾勒出少年兒童的豐盈世界;流光溢彩,托舉著中國文學的斑斕多姿。
11月20日晚,由中國作家協會、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中國文學盛典·兒童文學獎之夜”在湖南長沙啟幕。
恢宏的兒童樂團、巧妙的開獎儀式、隆重的作家亮相,開啟一次次盛大而輝煌的頒獎時刻,這是屬于所有兒童文學創作者的榮光。
晚會頒發的18部(篇)獲獎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是對中國孩子們純真而豐富心靈的生動描摹,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兒童文學創作的探索與創新、生機和活力。
詩心與童心交匯,現實與幻想交融。詩歌獎和科幻文學獎獲獎作品寓清澈于斑斕,生動書寫了生命本真的溫度與不事雕琢的純凈。
詩歌《我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了》在萬物的尺度中體認人的有限與無窮,拓寬了童詩的表達空間;科幻小說《改造天才》將科幻設定植根于現實邏輯,思辨地探討科技與人文的嚴肅議題;科幻小說《火苗照亮宇宙:暗生命傳奇》融合前沿科技與宇宙圖景,是一次對科幻邊界的特別探索。
世界的探索和未來的創造,離不開想象力,而兒童文學正是那顆孕育想象的種子。正如開獎嘉賓劉慈欣所說,他7歲那年,在一個夏夜的池塘邊,一顆明亮的人造衛星,安靜而輝煌地劃過夜空。那一刻的震撼,讓他自此對頭頂的宇宙,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好奇。
從睡前故事到認圖識字,從奇思妙想到天馬行空,有了兒童文學陪伴,孩子們的世界充滿了無窮色彩。兒童繪本、童話、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獲獎作品,正是對兒童內心宇宙的深情探訪,這些作品以多樣的形式拓展著孩子們的想象空間。
兒童繪本《不能沒有》《媽媽的剪影》在圖片與文字的交融中,呈現東方美學的現代魅力;童話《外婆變成了麻貓》《器成千年》《白夜夢想家》《月光蟋蟀》《我的,我的》以飽滿的童趣和輕盈的奇思,編織起關于情義、陪伴、夢想、守護的溫暖敘事;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守護神》則以守護敦煌壁畫的少年群像,詮釋文明的傳承在于每一個個體的執著、勇毅和使命感。
獲獎作家趙麗宏感言,創作兒童文學,是和孩子們談心、交朋友,和孩子們一起尋找世間的光明。好的兒童文學可以浸潤心靈、給人溫暖。
兒童是未來,是希望,而兒童文學能幫助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滋養美好心靈、鍛造優秀品格、凝聚文化認同。晚會最后頒發的獲獎小說作品,以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為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注入鮮活力量,其中寄寓了作家們對童年的深深思考和綿延的愛。
《方一禾,快跑》表現直面逆境的勇氣與信念,《狼洞的外婆》堅信愛與信任能讓心靈交融,《額吉的河》禮贊超越血緣與地域的大愛,《胡同也有小時候》以天真童趣寫京味兒文化,《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打開一個與動物為友的奇妙世界,《大河的歌謠》是一部關于守護與希望的樂章,《萬花筒》鋪展出上海弄堂的日常生活以及蘊藏其間的時代萬象……
獲獎作家蔡崇達坦言,兒童文學是他送給女兒的一份禮物。“或許在越發快速發展的時代,越要在不得不告別孩子之前,盡可能以愛的方式,介紹她和這個世界認識,然后再把她交給這個世界。”他希望這樣的禮物,能觸達更多的孩子,也溫暖每一個始終保有童心的人。
每一部文學作品背后,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編輯,他們的思維穿梭于文稿之中,細心打磨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點亮一盞又一盞文學之燈,溫暖無數少年的心。盛典專門設立致敬文學編輯的環節,孩子們為18部獲獎作品編輯送上小橘燈,寓意一盞盞微光必將匯聚成燦爛的星海,未來中國兒童文學也必將如繁星般璀璨。
“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眼淚變成雨水,就能落下來。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這是最好的未來……”盛典在歌聲《最好的未來》中落下帷幕。而放眼廣闊的大地,作家們正用飽滿的筆觸,為孩子們描繪出新時代的萬千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