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燈亮起的時候
“大江大湖大武漢”,人們常說武漢是“江城”,是“百湖之市”,是一座因水而興、逐水而建的城市,而我要說,武漢其實也有眾多的山,尤其武昌,還是一座“山城”。說到“山城”,人們會自然想到依山而建、爬坡上坎的“8D魔幻城市”重慶,武昌也能稱“山城”嗎?
武漢的山其實并不少。漢陽有龜山、梅子山、九真山,武昌更多,明以后,武昌古城內的景觀便有“三臺、八井、九湖、十三山”之說。十三山即黃鵠五山(黃鵠山、高觀山、蔡東山、殷家山、棋盤山)、炮架山、崇府(福)山、鳳凰山、胭脂山、一字山、朱石山、梅亭山、蕭山。另有一說為“七山、二嶺、三坡、一岬”。七山是黃鵠山、蔡東山、高觀山、胭脂山、花園山、鳳凰山、梅亭山;二嶺是巡道嶺、芝麻嶺;三坡是黃土坡、鼓架坡、察院坡;一岬是螃蟹岬。不論哪種說法,武昌古城內五座平行的小山,蛇山、胭脂山、花園山、螃蟹岬和鳳凰山一定是核心,它們不但有美麗的名字,更是武昌古城之根。
正如馮翔老師的民謠歌曲《夏秋謠》里唱的:“集家嘴的岸上,都是玩水的伢。蛇山的樹高頭,粘知丫。等到日落龜山后,滿街在喊伢,伢額——回來吃飯吶?!蔽錆h人是長江的孩子,武漢人同樣也在山的懷抱中成長。如果說在大江大湖里中流擊水練就了武漢人自由爽朗的性格,那么山的饋贈和賜予便帶給武漢孩子無數大自然的美好與快樂。
童年時我常去火炬路上的外公外婆家,他們住在外公任職學校家屬區的一排平房里,屋后就是一座小山。學校因為倚山而建,校內植物繁多,林木茂盛,楓楊、構樹、梧桐、樟樹、柳樹,恣意自由,野蠻生長。最多的是楓楊樹,遮天蔽日,一串串結實飽滿的果實懸掛其上,隨風搖曳,像一串串的綠色風鈴;構樹有圓潤的紅色的美麗果實,紅彤彤的果子“啪嗒”一聲落在地上,漿汁四濺。我常常尋思這果子能不能吃,但最終沒有試過,但見到不少蟲子在掉落的果子上貪婪地吸食,想來應該十分美味。有繁茂的樹木就會有許多的昆蟲,夏日,我們常搬一張竹床在門前的大樹下,頭上漫天蟬聲如雨,我們就在樹蔭下乘涼、聊天、吃西瓜、做作業……偶然有瓢蟲會掉到手臂上,抓起來會數一數它背上有幾個黑點,是不是“七星”瓢蟲;金龜子長相可愛,穿黑色白點鎧甲的天牛有兩根長長觸角,像戲曲演員頭上的翎子,威風凜凜,捉到它們后都會用一根長線將它綁住,放風箏一樣看它們一通亂飛,卻又逃不過人的手掌心。我也會和鄰居小伙伴去山上“探險”,其實也就是沿著山上小路走一圈,感受林間穿梭的自在與快樂。
我小時候曾問過家中長輩后面的山叫什么山?答曰是鳳凰山。這個很美的名字讓我一度陷入遐想,這山上是否真的有過鳳凰神鳥?多年以后,在翻看相關書籍掌故時才知,鳳凰山得名始于三國時期:“吳主孫權黃龍元年(229年)四月,武昌有黃龍鳳凰現。”鳳凰山麓下是清代武昌貢院。有乾隆年編撰的《江夏縣志·貢院圖》上所繪,武昌貢院正位于武昌城北部鳳凰山南麓。“宋初曾在此設縣學,以后改為州學。明洪武年間設‘湖廣貢院’,到永樂年間,貢院獨立單建,自成一區。武昌是湖廣行省治所,為文教繁盛之地?!鼻迥?,湖南另設鄉試考場,武昌貢院僅為湖北考生考場。1920年,由清末張之洞開辦的幾所小學堂合并,利用貢院的校舍開辦了武昌“模范女子小學”,這就是今天湖北省實驗中學的前身。媒體曾報道,20世紀60年代武昌貢院明遠樓還在當時這所校園內,后被拆除。我又特意問了家中長輩,她還記得那時候的明遠樓有著琉璃瓦屋頂,巨大的圓柱,他們小時候稱其為“奎光樓”。如今,幾年前重建的“明遠樓”已矗立在省實驗中學的操場?!巴┗ㄈf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鳳凰本就是杰出人才的象征,而這里從古至今都是荊楚文脈的發祥地,現在是百年名校省實驗中學,培養出的青年才俊,層出不窮,這鳳凰山之名,還真是相得益彰。
還有附近的花園山,有一年三姨帶我去爬花園山,這是他們小時候常來玩耍的地方。爬上花園山,山風浩蕩,眼里是半個老武昌城。
花園山雖然不大,但我仍可以做一個“徒步家”,探尋山上眾多的人文歷史遺跡。山頂有一塊萬嬰墓墓碑,觸目驚心地記載著一段往事。山頂上還有羅馬風格的嘉諾撒仁愛修女會禮拜堂,以及花園山天文臺遺址留下的斷壁頹垣。這讓我想到了上海佘山上的大教堂和天文臺。從歷史照片上看,曾經的花園山天文臺沒有佘山天文臺外觀那么恢宏,但是小巧秀麗、渾圓的穹頂上有幾分宗教色彩的彩色玻璃花窗,增添了夢幻與神秘的氛圍。它是武漢最早的天文臺之一,近一個世紀以前,在這里觀看璀璨的星空,仰望無邊的宇宙,是如何的寧靜與浪漫。1938年前,它還每日匯總宜昌、沙市、老河口等地氣象數據,與上海佘山天文臺聯合發布氣象信息。只可惜如今上海佘山天文臺完好并仍可使用,而花園山天文臺則在1938年武漢淪陷時遭遇大劫,日軍將天文臺內的儀器洗劫一空并拆毀,天文臺只剩下殘垣斷壁。
胭脂山和螃蟹岬之間,就是鼎鼎大名的曇華林了。如今的曇華林,游人如織,在路之盡頭有一所古樸的小學——曇華林小學,我母親曾在此讀書。1945年,曇華林小學正式建校,校訓是:“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我要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睌凳赀^去了,學校還在這里辦學,背著五顏六色書包的孩子們小鳥一樣嘰嘰喳喳進進出出,為這條古老的街巷增添了更多的生氣,為這片網紅景點帶來了許多人間煙火。
有一年我和朋友來到曇華林當年名噪一時的網紅店“大水的店”,我們坐在店里的二樓喝咖啡,突然有一只貓從我們的窗邊施施然信步走過,這才發現窗外就是別人家的屋頂。這就是曇華林和別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不同了,它建在山與山之間,推開窗有著別樣的風景。那錯落有致的古舊房屋、層層疊疊的紅瓦屋頂,鮮花開滿的小院,還有點綴其間的青蔥樹木,有參差多態的美,而“山居歲月”讓時光都慢了下來、靜了下來。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老舍,何以如此喜愛武昌,喜愛曇華林,喜愛他居住的云架橋?!暗搅嗽萍軜?,好似到了老家,地僻巷隱,絕少人聲,一睡就是一夜!……街市清靜,蛇山脊立城中,冬青抱翠,至稱冷雋。黃鶴樓上,只賣清茶;中外的風流事統統在漢口,一江之隔,絕不相侵?!痹谒劾铮洳駛€靜靜的中國城市,“城里有山,山上有樹”。曇華林就是這樣,小山環抱,綠樹蔥蘢,是自然景觀與人居建筑的完美融合,有著古老中國的氣質和韻味,真實、親切、溫馨,能讓人找到古典的安逸與寧靜。這里留下了老舍念念不忘的身影,也留下了郭沫若、陽翰笙、胡愈之、田漢、洪深、冼星海、錢基博等人的身影。歷史的厚重、人物的風流、名流的故事,都在這里被久久訴說。
至于蛇山,今天的武漢人已自覺將蛇山和黃鶴樓讓給外地洶涌而來的游客。至于武漢人觀賞黃鶴樓,也不要在地鐵司門口黃鶴樓站C口,襯著紅墻黛瓦,著青綠朱紅的漢服,拍“穿越古今”的藝術大片;也不要在長江大橋北側,向街邊伸手探頭,拍與燈火輝煌的黃鶴樓合影的大頭照;也不上司門口天橋,在天橋上近距離一覽黃鶴樓的景色。
如果站在長江中坐游輪看燈光秀,武昌江灘的一叢高樓流光溢彩,而黃鶴樓,是其中絕對的C位,寶光四射、正大仙容,呈現的是開闊雄渾的唐詩氣象。而游輪和輪渡,也早成了網紅打卡點。武漢人也不與外地游客爭美,熱鬧是他們的,是游客們的。
清代學者張潮用“看月亮”來比喻讀書與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種,“隙中窺月”,大多數的人,只能在窗子里面看月亮。第二種,“庭中望月”,到了庭院里面望月,感受天地之開闊,世界之廣大,胸襟、氣象更上一層樓。第三種,“臺上玩月”,獨立高臺,俯仰天地萬物,只見天地澄明、宇宙浩瀚。武漢人賞黃鶴樓,就是這第三種,也如同《紅樓夢》里賈老太君賞月,是“賞月在山上最好”。無需那華麗的燈火絢爛奪目,要如賈母賞樂,隔水聽琴音,但“只用吹笛的遠遠的吹起來就夠了”,悠悠揚揚的樂聲穿林度水,閑閑慢慢送來,趁著明月清風,天空地凈,令人心曠神怡,萬慮齊除。
一次同學聚會,晚上從曇華林某山頂網紅店出來,這里看不到燈光秀,沒有五色炫曜、光奪眼目,卻只見遠山淡影,近一點的花園山、鳳凰山、胭脂山,遠一點的蛇山,小山如沉睡的野獸,恬然安靜。一抬頭赫然看到樹枝疏影橫斜之間,遠處蛇山上亮燈的黃鶴樓,指甲蓋大小,卻是晶瑩玲瓏,如同天邊的瓊樓玉宇,有點清冷疏離,隱約縹緲,涌上心頭的是黃庭堅的詩:“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边@一刻,黃鶴樓又成了一闋宋詞。
夜晚,當黃鶴樓燈亮起的時候,武昌,就成了武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