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成焦點,出版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
近日,上海市編輯學會2025年會暨“新時代出版的趨勢、挑戰與應對”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辦。上海出版界、學術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出版發展的核心命題。本次研討會是上海市社聯第十九屆(2025)“學會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
“出版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立足國家發展全局、社會文化需求和個體精神成長三維視角,明晰行業戰略定位與發展方向?!?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為松在致辭中強調了出版業的重要定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對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出版人應主動肩負起傳承文明、啟迪思想的時代使命?!?/p>
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上海出版研究院院長雷啟立在致辭中系統剖析了當前出版業面臨的數字化轉型、全球化競爭與人才結構性短缺等深層挑戰,從高等教育與產業研究融合視角,提出加強出版學科體系化建設、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等對策。上海市編輯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王焰代表學會作年度工作報告,全面回顧了學會過去一年中的工作亮點,她表示,未來編輯學會將團結凝聚上海出版界同行,努力構建新時代主題出版、學術出版、大眾出版新高地。
主旨報告環節,上海韜奮紀念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館長趙書雷以“韜奮精神的時代內涵與現實意義”為題,結合紀念鄒韜奮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精神,深度闡釋了“愛國、信仰、人民性、創新性”的韜奮精神內核。他提出,面對“出版智能化、需求多元化、競爭立體化”的新挑戰,出版人須賡續韜奮精神,以創新實踐履行新時代文化使命。
勵訊集團公共事務高級總監李廣良通過分析國際科技出版市場格局演變,強調中國學術出版需堅守“支撐科研創新、服務國家戰略、傳播中國智慧”三重核心價值,構建具有國際話語權的知識服務體系。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張新新以 “‘人工智能+’文化建構:未來出版的新視野”為主題,以《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為研究視角,圍繞“人工智能+”出版的定位價值、重點突破方向和基礎支撐等展開闡述,指出技術革新將重構出版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最終服務于人民高質量精神文化需求。
其后舉行的圓桌對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出版強國建設中的編輯主體性”展開思想交鋒。討論聚焦編輯核心能力重塑、融合出版痛點破解、學科教育體系優化、全民閱讀推廣創新等關鍵議題,提出需通過制度創新、技術賦能與生態協同破除發展壁壘。
本次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由上海市編輯學會主辦,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出版研究院/出版學院承辦,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出版協會、上海市期刊協會、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等單位領導與會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