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皋《不能沒有》
《不能沒有》歸根結底講了一句話:不能沒有光。我感恩生活中那些或明或暗被光照到的地方。
書里最先出現的光是陽光。我有種植花草的習慣,跟植物打交道其實就是和陽光打交道。光的滋養與體驗積累得多了,有一天,會被兒童猛地“點醒”。比如,我的小孫子就跟我說:“奶奶,不能沒有太陽,沒有太陽就會蔑蔑黑(湖南方言,墨墨黑的意思)。”這話讓我震動,孩子說出了我想講的話!我趕緊把這光一樣的句子記錄下來、畫下來。有一段時間我就像子路追孔子一樣,追著我的小先生們跑。這本書就這樣有了它最初的雛形,以一種折頁小畫冊的樣子,在我的書柜里安安靜靜地躺了很多年。2024年,它終于被重新發現、重新打磨,成為今天的樣子。
我其實想借用孩子們的語言、借童年講述我對生活的感恩、對光的感恩。自然之光是光,文明之光也是光,沒有光就沒有一切。塵埃在陽光下也會閃閃發光,世間各種各樣的事物受到光的恩澤都會“發光”。
我感恩有光,讓我能一輩子行走在光明里。希望大家看到這本小書時也能夠分享我的喜悅,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縷光,熱愛我們普通的生活日常。
創意在日常中總能滋養我們。創意不只是畫一幅畫或者做一件藝術品,我希望每個人都鐘愛獨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生活,擁抱自己,擁抱屬于自己的那縷陽光。
在書的結尾,我畫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我覺得愛比陽光更暖。小孩子要有歸屬感、安全感。孩子不缺溫暖,但成年以后才會懂得如何給人以溫暖;心有熱愛,才能給世界一個大大的擁抱。希望小讀者讀到這本小書,能更早接住那些屬于自己的陽光和雨露,愛生活、愛智慧,成為自己最好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