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白夜夢想家》
我們常說,在今天仍然堅持寫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它對于我來說是唯一的選項。我的兒童文學寫作不僅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兒時的自己。人是需要說很多話的,而沉默的孩子選擇閉上嘴,就在心里說。比起群體活動,我更喜歡一個人獨處,許多個瞬間都讓我覺得快樂。然而,一個過于安靜的孩子,其實很難度過一段安靜的童年,因為他所接觸到的安靜,不少源自孤立。
《白夜夢想家》里的“師父”既是我,也不完全是我。我希望這樣的孩子被看到、被認同,也希望他們能看見自己、認同自己。由此,我才擁有一個作家的自覺和對藝術的追求。為我,也為像我一樣的孩子。我希望讀到我作品的人能感到快樂,因為這是我年少時最珍貴的情感。我不是一個快樂的人,但我喜歡用快樂去表達許多東西,甚至包括我的童年。當我的作品不斷地延伸出去,到達遠方的時候,一個更加完整的我也被逐漸拼湊出來。當我終于看見年少的自己,認同了她的好與不好,理解了她的沉默與孤僻,肯定了她存在的意義之時,我似乎終于明白了,許多年后當我回望過去時,我會看見什么。由此,我也終于懂得自己遇見兒童文學的意義:我為自己造了一座房子,我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是我的朋友、我的貓或者我的狗,我是我的全世界。人必須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人必須先救贖自己,才可安慰別人。我為自己造了房子,也為別人造,或者在他們需要造房子的時候遞去幾塊磚。然后有一天,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安置之所,這也是我最大的祈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