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琪《外婆變成了麻貓》
關(guān)于外婆的童話獲獎了,我心中百感交集。我無法和外婆分享喜悅,因為她不會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即便知道,也會很快忘記。如今的她,生活在許多“全新”的一分鐘里,高興是一分鐘,生氣是一分鐘,平靜、悲傷也是一分鐘。也好,只要高興和平靜加起來更多,生活就算不錯。每個人的生活不也是這樣一分鐘、一分鐘地組成的嗎?
幾年前,我還很難接受外婆生病這件事。外婆身上發(fā)生的不可名狀的變化,讓我陷入極大的不安和焦慮,在最初階段做了很多無用的甚至起反作用的事,弄得筋疲力盡,困惑又絕望。我無數(shù)次地想,要是早一點知道就好了,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閱讀的部分意義也在于此。作者將經(jīng)驗和見聞變成有意思的故事,讓讀者面對生命中那些不請自來、突如其來的事件有所準(zhǔn)備。兒童文學(xué)尤其如此。我把經(jīng)歷過的一切無所保留地壓縮成這個故事,興許能讓某個孩子少一點驚慌失措,平穩(wěn)度過生命中的“劇烈顛簸”。我有過很多次這樣的體驗,在可怕的事情突然發(fā)生時,我心想:我在書里看過,它有辦法改善,它沒那么可怕?,F(xiàn)在,我知道怎么做。
這個世界上,有什么事和孩子完全無關(guān)呢?生老病死?暴力和陰謀?它們會偷襲孩子,可很多大人不肯跟孩子談、顧不上談、不知道怎么談,假裝它們和孩子無關(guān),讓孩子別管。孩子沒法不管。他們像貓頭鷹幼崽一樣瞪起惶恐的眼睛,不知道那些陌生的事情會怎樣發(fā)展。為了求生,孩子們生出無限的求知欲,而它不該被冷漠地阻斷。孩子們了解得越多,就會在事情到來時越從容、越無畏。
小時候,我從故事里翻出過釘子、徽章、蚯蚓、潮蟲、化石和骨頭,翻出過無數(shù)經(jīng)驗和情感的寶藏,它們使我變得敏感且強壯?,F(xiàn)在輪到我來埋寶藏了,把日記、卡片、筆芯、蠶繭、藥瓶和繃帶埋進更新鮮的故事,等著更小的孩子來翻。我很喜歡這個游戲,玩得很開心,希望大家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