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胡同也有小時候》
《胡同也有小時候》能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個人、屬于這部作品,也屬于北京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屬于在這里努力生活的人們,更屬于得到這座城市和人民的“精、氣、神”滋養而茁壯生長的京味文學。
從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劉恒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再到肖復興的《我們的老院》、葉廣芩的“耗子丫丫”三部曲,眾多前輩作家在書寫北京故事的時候,不約而同地鎖定了這座古老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胡同。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與幾十年前相比,北京胡同的規模在收縮,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有人甚至提出,伴隨著胡同的消失,老北京的文化也將不復存在。可以說,這本書對上述命題做出了有力回應:時至今日,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在鐘鼓樓的腳下、什剎海的岸邊,許多熱情、幽默、大度、樂觀的新老北京人,正用他們的智慧與激情活出各自的精彩。這里生發出的市井煙火,持續不斷地為北京城的精神內核與文化底蘊輸送養分。與書中的主人公侯森森相似,如今北京的孩子們在用懵懂眼光閱讀“新世界”的同時,也接受著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從中汲取著心靈成長所必需的優質精神能量。
胡同的魅力,不是一部小說能說盡的,希望有機會來北京的朋友,能找一間什剎海附近胡同深處的民宿住上些時日,逛逛早市,看看夕陽,嘗嘗“鴉兒李記”的早點,品品“富華齋”的蓋碗茶。要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遇到在胡同里逮耗子的“阿郎”、在鼓樓底下給客戶拍照的表哥、在后海擺攤賣木雕的老刀,以及回北京來復診的小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