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藥以及煉丹術——簡評《文字藥房》
在短篇小說集《文字藥房》中,作者夏群借他人之口說:“世上90%的問題,都能靠閱讀解決,那些不被定義為病痛、不會被醫生診斷出來的困擾也是?!蔽乙詾椋@是對西漢劉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一語的延伸和豐富。喜愛閱讀的人,對夏群此語自是悠然心會。文學是人學,是語言學,是社會學,甚至事關醫學,優秀的文學作品兼具打開世相、揭示真理、陶冶情操、療愈身心的作用。在此意義上,《文字藥房》中的八個短篇,也可以看作八粒以漢字精心煉制的藥丸,對癥者善讀之,可以療愈身心之疾。就像集子中的主打小說《文字藥房》,故事里的女主角鄒莉,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引下,借助對癥書籍,治愈了失去獨女的悲傷與痛楚,重新找到存在的意義和活著的理由。
這部小說集我仔細閱讀了兩遍。初覽時看故事,感嘆夏群寫作視域的開張宏闊,筆下題材的紛繁多樣,以及對現實生活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切關注。這體現了一個作家的敏銳眼光和道義擔當。重溫時品味其寫作技法和故事內涵,敬服其駕輕就熟、圓融無礙的虛構才華,以及文有盡而意無窮的言外之意。這體現了作家深諳語言的煉丹術。
八個短篇,皆取自火熱的現實生活,而題材無一重復。《親情存折》觀照姐弟之間撕裂又黏合的血脈親情,《玻璃迷宮》觀照外賣騎手的生存狀態和婚戀狀況,《文字藥房》觀照失獨父母的創傷與悲痛,《A或非A》觀照抑郁癥患者的心理頑疾,《為時不晚》觀照底層人物的善與惡,《木字旁們》觀照傳統木器制作技藝的衰落與保護,《出走的語言》觀照城里人與鄉下人、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的隔閡、矛盾與和解,《從終點出發》觀照過度治療和臨終關懷。這些短篇若分散開來讀,或許只是一個個好看的頗有意味的故事,但匯聚到一起,則集中凸顯了一些浮泛在生活表面的或者隱藏于社會腠理的現實問題,并且每一個社會問題都不容忽視。重視并解決這些難解而又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關系重大,事關活著的質量,事關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甚至事關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由題材的選擇可以看出,作者夏群是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有獨到眼光、有文學理想和文學抱負的作家。
選擇題材首在匠心,處理題材首在才華,也在態度。小說不只是故事,但首先要講一個精彩而完整的故事,否則嚴格來說小說是不成立的。夏群善于編織故事,鋪陳情節,文字不疾不徐,從容而又引人入勝,結尾往往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队H情存折》《為時不晚》《A或非A》這三個短篇中故事情節的反轉,更可見到她的匠心獨運。寫作是無中生有的文學創作,不僅需要才華,更需要深耕細作的寫作態度,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由集子中的八個短篇,尤其是《木字旁們》《從終點出發》這兩篇,可以看出夏群處理題材嚴肅、認真、端正的態度,顯現她在寫作上具有可貴的工匠精神。每虛構一個小說,她事前都必定做過細致、充分、深入的社會調查,不是率爾操觚,不是想當然。在讀《木字旁們》的時候,我懷疑夏群出生在木匠世家,她的父親就是一個好木匠,否則她怎么會對采伐工具、解木工具、平木工具、測量工具、雕刻工具這些木工工具,和一鋸一銼、一刨一耪的木工實際操作如此熟稔?在讀《從終點出發》時,我又懷疑夏群曾經長時間做過臨終關懷服務志愿者,否則她怎么可能對這一行業的書寫如此舉重若輕,對臨終者的現實表現和心理狀態的刻畫如此生動逼真?
夏群在八個短篇中,提出了至少八個社會問題。她既是提問者,也是積極解決問題的建設者。因為她同時又貢獻了八個治病的藥丸,或者說提供了八個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向。譬如對于絕癥患者,與其施加過度治療,不如給予溫暖貼心的臨終關懷,讓患者平靜安然地享受余生。譬如對于抑郁癥等精神疾病患者,閱讀對癥的書籍是最好的療愈良方。而書籍,仿佛萬能丹藥,可以治愈絕大多數心理疾病。這也是夏群作品與其他“問題小說”的判然分別。她筆下的社會問題是灰色系的,她的小說卻陽光燦爛,真力彌滿。
(作者系安慶市作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