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我們結伴同行——《方一禾,快跑》文學研討暨版貿推薦會”于上海舉辦
11月14日,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在上海國際童書展舉辦“文學,我們結伴同行——《方一禾,快跑》文學研討暨版貿推薦會”,江蘇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副主席鄭焱,鳳凰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靖笨偨浝碓暇煼洞髮W教授、國際安徒生獎評委談鳳霞,江蘇省作家協會創(chuàng)研部副主任韓松剛,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薛濤,青年作家席瑩瑩,印度GBD出版社總經理艾俊·高崖,以及《方一禾,快跑》的作者祁智出席活動。
袁楠首先為活動致辭,她說:“祁智老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江蘇作家。他的作品曾兩次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入選‘中國好書’年榜,最近還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他的讀者群體非常廣泛,圖書市場表現亮眼,與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打造的祁智‘芝麻開門’成長書系已經有了兩百萬冊的銷量;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日語、德語、印地語等文字,成為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優(yōu)秀案例,如今又增加了越南文的輸出,這一切,都讓我們對《方一禾,快跑》這本書,也對祁智老師的創(chuàng)作充滿了期待。”
鄭焱在致辭中介紹道:“江蘇省作家協會始終高度重視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引導與人才培養(yǎng),尤其鼓勵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從時代洪流與文化傳統中汲取養(yǎng)分,創(chuàng)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智慧的優(yōu)秀作品。《方一禾,快跑》正是從江蘇文學的沃土中生長出來的一枚碩果,洋溢著濃郁的時代氣息與蓬勃的生命力量。”他評價道:“《方一禾,快跑》刻著中國童年的真實印記,更藏著人類共通的勇氣與溫暖,而這也正是它能跨越國界、走向世界的文學底氣。”
韓松剛與讀者們分享了他對《方一禾,快跑》的精彩解讀,他認為作家祁智“寫出了生命的脆弱、情感的脆弱以及身體的脆弱,這使得整個家庭看起來充滿了‘破碎感’”。他接著指出:“方一禾和他的家庭缺少了一些生活的好運,但這也彰顯出方一禾在面對生活的災難和痛苦時的‘理智’和‘情感’——二者構成了一顆健康的心靈——而這一生機勃勃的‘雄心’正是現代社會極其稀缺的精神品質。”他告訴讀者們:“方一禾的故事為我們面對創(chuàng)傷、理解創(chuàng)傷提供了一種新的姿態(tài)。生命是脆弱的,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幸和偶然,但我們可以永遠積極,永遠‘雄心’勃勃。”
談鳳霞從四個方面分析了這部小說,她說:“第一,這是一部為愛心‘奔跑’立傳的深情之作,方一禾的奔跑是責任,是愛,也是一種生命的姿態(tài);第二,祁智用細節(jié)雕刻人物,塑造出了方一禾這一立體、真實、充滿生命韌性的兒童形象;第三,這部小說情感豐沛而表現克制,小說觸及‘喪親’‘家庭危機’等沉重主題,但作者并未沉溺于煽情,而是以克制、細膩的筆觸處理情感;第四,《方一禾,快跑》具有多元的敘事節(jié)奏與豐富的藝術調性,小說巧妙地平衡了悲傷與希望、個人與社群的關系,方一禾的校園生活、與同學們的互動,以及周圍成年人默默的關懷,共同構成了一幅豐富的社會圖景。”她還向版貿經理們推薦道:“《方一禾,快跑》不僅是一個中國孩子的故事,也是關于勇氣、愛與成長的人類共同敘事。……我們不僅為一個中國孩子感動,也為人類共通的堅韌與愛而動容。他的故事,值得被全世界看見。”
艾俊·高崖表達了他對這本書的喜愛:“當我從版權負責人那里初讀這本書時,我總忍不住想起印度街頭那些為生活奔波的身影——可能是清晨趕去市集的小販,可能是深夜仍在學習的學生,他們和方一禾一樣,都在為‘更好的明天’奮力奔跑。這種‘在平凡里藏著韌性’的生命力,太打動人心了。書中沒有宏大的敘事,卻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掙扎與堅持,這份‘真實感’跨越了國界,我相信印度讀者一定能從方一禾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共鳴的力量。”他同時也表達了引進這本書的意愿:“《方一禾,快跑》讓我看到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溫度與深度,也讓我們GBD團隊格外期待未來的合作可能。我們渴望能將這樣充滿生命力的故事引入印度,讓更多印度讀者通過這本書了解中國普通人的生活與情感,更希望以此為起點,與中國出版界攜手,搭建起更堅實的文化交流橋梁。”
今年8月,《方一禾,快跑》售出越南文版權,購買這本書的越南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阮麗芝社長特地用視頻的方式參與了會議,她告訴大家,《方一禾,快跑》的越南文版已在緊鑼密鼓的翻譯中,她說:“在我們的出版理念里,好的文學作品從來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奔赴’——它既能讓越南讀者讀懂故事里的情感,也能讓中國的故事在越南找到共鳴的土壤。所以在翻譯和編輯過程中,我們格外注重保留原著的溫度:不刻意簡化生活的真實,不弱化情感的力量,只為讓越南讀者翻開書時,能像讀身邊人的故事一樣親切,能從方一禾的‘奔跑’里,找到自己前行的勇氣。”
作家祁智在致答謝詞時告訴大家,主人公方一禾身上,既有1993年青島“全國十佳少年”杜瑤瑤的影子,也有自己小時候的印記,他動情地說:“狂奔是可以延續(xù)的,因為生生不息。當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并駕齊驅的時候,我在很多國家的文學中,看到了狂奔。狂奔是世界文學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而為愛狂奔,又是這個主題里最生動、最閃光的部分。”他的發(fā)言讓人格外地感受到“人間有愛”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