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2025年第11期卷首語及目錄

卷首語
霜染層林,風釀清冽,大地褪去了盛夏的熾烈,以沉穩(wěn)的姿態(tài)擁抱一切。當窗外金黃的落葉鋪滿小徑,本期《火花》也攜著文字的溫度,與您共赴一場關于傳承、堅守與未來想象的文學之約。
《還有老阿力汗》以阿勒泰草原為承載,在傳統(tǒng)毛氈房的故事里,織就了一曲游牧文明的挽歌。托魯斯曾以祖?zhèn)骷妓囌樟聊翀觯尲t柳木的弧度、芨芨草的韌性成為游牧文化的圖騰,如今卻只能守著老舊氈房,看著金屬帆布氈房吞噬市場。而老阿力汗模糊的記憶里,始終留存著對氈房工藝的崇拜。兩位老人的惺惺相惜,恰似寒夜里微弱卻執(zhí)著的光,是歲月與時代的雙重烙印,映照著傳統(tǒng)在時代洪流中掙扎的模樣,也叩問著文明傳承的未來歸途。
《飛舞的口琴》則在市井煙火中,勾勒出小縣城那些離開了土地的無聲老人的心靈軌跡。老張懷揣著舊口琴與青春遺憾,在縣城小心翼翼地活著,直到遇見夜市里那個被嘲笑的“瘋女人”。當口琴聲伴著雨中的舞姿響起,兩個孤獨的靈魂實現(xiàn)了短暫的共振:他吹的是逝去的年華與壓抑的渴望,她跳的是破碎的過往與未熄的生命力。他們掙脫被動隱忍的狀態(tài),開始艱難地主動擁抱生活,展現(xiàn)著平凡人在困境中對尊嚴與力量的孜孜找尋。
本期“火樹銀花”欄目的一大亮點,是用科幻的筆觸打開想象的邊界:《麒麟》以奇幻與科幻交織的筆法,依托一份由機器人從廢棄紙書中整理出的手稿,在傳統(tǒng)麒麟傳說與現(xiàn)代觀念的碰撞中,解開親情與自我和解的密碼;《解鎖》讓外星文明與地球溫情相遇,在排除困難中解開彼此心結,印證了愛與理解能跨越文明壁壘;《邊界》構建了2223年的空中花園與意識界,在科幻設定下藏著對親情、使命與存在意義的深度思考。三部作品載著對親情、理解與存在的叩問,讓“未來回響”不僅呈現(xiàn)為對科技的暢想,更成為觸碰本真人性的媒介。
11月的風雖已涼,卻吹不散文學的熱度。她以堅實大地的真誠與煙火人間的鮮活,孕育出獨屬于自己的溫暖與力量。
(董曉可)
目 錄
大家視野
04 阿瑟穆·小七/還有老阿力汗(短篇小說)
星火燎原
12 黃亞琴/飛舞的口琴(短篇小說)
17 黃亞琴/故鄉(xiāng)的晴和暖(創(chuàng)作談)
18 文德芳/人物弧光之美(評論)
火樹銀花
20 劉十九/麒麟(短篇小說)
27 楊不易/解鎖(短篇小說)
35 陳景軍/邊界(短篇小說)
雕刻時光
45 晉銘/唱給草原母駝的《陶愛格》(散文)
50 茯苓/苔痕千年(散文)
54 苗偉/臥龍遺墨映千秋(散文)
57 梁兆貴/夢鄉(xiāng)·回鄉(xiāng)(散文)
文藝品鑒
60 李云峰/大漆之美(評論)
65 王小東/忠廉指引歸時路(評論)
67 劉波瀾/《換屆》:女性敘事的有力回歸(評論)
70 薔韻/《游過月亮河》:一曲生命的贊歌(評論)
73 楊昊宇/《孫悟空的跟屁猴》:后人類語境下的經(jīng)典重構(評論)
詩文雅韻
76 魯北/后半生
77 王近松/夜幕將至(外二首)
曲健/起舞(外一首)
78 王占斌/秋天那么深(外一首)
萬有文/傷感的女人
79 鐘劍橋 南木子 朱俊 彭文錦/現(xiàn)代詩四首
80 張光杰/世界只是一個鏡像(外一首)
晨明嘯/潮汐來信
封 面 張小茜剪紙作品《葦渡》
封 二 袁鐘玥書法作品
封 三 丁潤虎美術作品
封 底 李瑞美術作品
題頭書法 崔建聰
插 頁 一 傅山畫意百人摹 重陽登高繪晚情
插 頁 二 丁派馬腔 玉宇瓊樓
插 頁 三 新編晉劇《望海樓臺》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jié)展演
插 頁 四 晉劇《一門忠廉·折家軍》精彩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