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需求多元釋放 行業發展勢頭向好
2025年京東11.11收官,以10月9日20時至11月11日23時59分為周期的全域銷售數據顯示,京東圖書表現亮眼,多品類實現大幅增長。
此次京東11.11圖書的核心關鍵詞是“增長的多元性”。
從傳統興趣閱讀到內容消費升級,多個細分品類保持強勁增勢。原畫集/設定集成交額同比增長115%,在視覺類內容全面爆發的時代,藝術原畫集、IP設定集正在成為年輕讀者的新剛需;青春文學同比增長100%,說明在短視頻競爭下,紙質閱讀依然憑借情感共鳴與沉浸體驗占據獨特位置;通俗說史類圖書同比增長165%,歷史閱讀正在從“小眾”回歸“普惠”,大眾通過輕量化敘事理解歷史脈絡,需求不斷走高;音樂專輯成交額同樣實現165%的增長,說明內容零售本身正在從書籍擴展至更廣義的文化商品。
知識服務的增長幅度更凸顯閱讀消費的升級方向。知識服務整體增長157%,語言培訓類課程增長至243%,電子書會員/數據服務同比增長高達900倍。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投資、中國當代小說等內容品類分別實現45%、51%、46%的增長,這些均與當下社會情緒、經濟環境、職業焦慮及文化自信的崛起密切相關。
整體來看,閱讀需求正在從“傳統主流”向“多維拓展”,并在廣度和深度上同時擴張。
今年京東11.11的暢銷榜與新書榜呈現出明顯的“三層內容結構”:考試類剛需持續穩固,兒童閱讀類保持長期動力,價值表達類與知識增長類圖書穩步上揚。
暢銷榜數據顯示,“2026肖秀榮考研政治沖刺系列”位居榜首,這類考試訓練類圖書具有強確定性、強周期性,反映出教育培訓需求的剛性;《好奇號》雜志位居第二,“大中華尋寶記系列(1—32冊)”位列第三,說明青少年閱讀仍是出版市場最穩定的增長板塊;《穿越周期的力量》《蒼穹山記》等作品的暢銷則體現了公眾對歷史縱深、產業規律與時代敘事的持續興趣。
新書榜方面,《穿越周期的力量》位列第一,《蒼穹山記:全2冊》《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米吳科學漫畫·奇妙萬象篇》等位居前列。歷史類敘事持續走強,科普類少兒內容具備高增長潛力,政策類、知識權威類出版物快速“破圈”。
京東11.11的渠道數據同樣值得關注。出版機構TOP15中,中信出版社排名第一,人民文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等穩居前列,這說明傳統頭部仍保持市場主導力,同時也意味著優質內容供給仍是競爭的根基。
在POP店鋪方面,文軒網旗艦店、當當官方旗艦店、雜志鋪旗艦店位居前三,鳳凰新華、浙江新華、中信出版社旗艦店等表現亮眼。可以看到,傳統新華系統正在電商平臺站穩陣地,線上發行體系逐漸成熟,品牌力與服務力成為關鍵競爭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