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什么還要紀念陸游?
今年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文學家和史學家陸游誕辰900周年。陸游一生筆耕不輟,流傳下近萬首詩作,構建起浩瀚壯闊的文學宇宙。他的筆下既有“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清新,也有“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的深情,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更有“鐵馬秋風大散關”的雄渾。
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中國陸游研究會會長莫礪鋒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陸游十講》精選10個專題,全面展現陸游的人生歷程、精神世界與文學成就,涵蓋其愛國情懷、自然書寫、情感體驗、耕讀生活、書齋雅趣及文學史地位等重要面向。作者以深厚的學術積淀為基礎,結合陸游經典作品,深入淺出地剖析其詩詞藝術、思想價值與當下意義,既呈現歷史語境中的陸游,又揭示其作品的永恒魅力。
他日前攜新書亮相國圖公開課“亙古男兒一放翁——紀念陸游誕辰900周年特別活動”,向讀者解讀陸游的精神為何在今天仍然值得紀念并須大力弘揚。
莫礪鋒指出,陸游生活的時代,正是宋王朝遭受外族入侵的艱難時世,他二十歲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觀大散關圖有感》)的志愿,決心以自己的文才武略為恢復中原的事業作出貢獻。由于時代的原因,陸游壯志難酬,報國無門,只好把滿腔熱血灑向詩歌創作。陸游用豪蕩雄偉的詩歌把愛國主義的主題弘揚到前無古人的高度,其代表作成為古代詩歌史上愛國主題的最強音。雖說抗金復國的愛國主題是整個南宋詩壇上的傾向,但主題像陸詩那樣鮮明,語言像陸詩那樣激烈,風格像陸詩那樣雄壯的作品并不多見。“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當代,陸游就是傳統文化中愛國主義精神的典范,永遠值得我們重視。”
他進一步解釋陸游何以堪稱“千古風流”:正如蘇軾心中的曹操、周瑜,真正的風流人物,須是英雄氣概與文采風流兼備。陸游正是如此:他的一生,是豪邁胸襟與繾綣柔腸的交織,是一個完整而鮮活的生命寫照。正因如此,我們才為這樣一個有血有肉、俠骨柔情的陸游所深深吸引,走進他豐富的精神世界,確認他不朽的“千古風流”。
在莫礪鋒看來,陸游亦如梁啟超所譽杜甫為“情圣”一般,堪稱又一位“情圣”。他的詩作中流淌著廣泛而深沉的情感——不僅有對家國命運的深切關懷,也有對鄰里鄉民、民間疾苦的真摯關切;不僅與朱熹、辛棄疾、楊萬里等大家情誼深厚,也對平凡普通人寄予深情筆墨。陸游既有“英雄氣”,又有“兒女情”,他將儒家倫理踐行于生命軌跡,將崇高理想與細膩情感融于動人篇章。“只要我們依然認同正義的事業,誰不敬佩為了正義事業奮不顧身的英雄氣?只要我們依然認同美好的情感,誰不同情對于真摯愛情生死不渝的兒女情?”
該活動是國圖公開課于2019年推出的“天才的時代”系列活動的第五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圖書館“文津經典誦讀”在11月推出“陸游詩歌月”,每日推送一首陸游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