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11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楊鳳喜的短篇小說《風車》和《暮色》,分別給出無言的結局,卻恰能延展出耐人回味的弦外之音。《風車》的鏡頭聚焦左鄰右舍、樓上樓下,由科長升為副局長的老丁,站到了引人注目的位置上。而當老丁另遷新居,讓進城后執意要撿拾垃圾的父親住進一樓帶院的舊房,這部“戲”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唱法。面對這位吃糠咽菜、千辛萬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父親,成熟老練、令“我”頗費琢磨的老丁,不得不開啟“大孝子”模式,甚至“喬裝打扮”開著三輪車代父親去賣垃圾。“我”的妻子朱莉也進入了角色,她對垃圾的厭惡、對老丁善于“表演”的判定,以及對通過和老丁套近乎獲得提拔的幻想攪作一團,甚至因“我”對其想法回應無力而發出嫁錯人的感慨。而原本作為旁觀者的“我”也被卷入,對“不是一路人”的老丁的疑惑,疊加著妻子與“我”是“兩種人”的失落,一下子墜入了“獨愴然而涕下”的孤獨。小說中,老丁“出事”的轉折,將喜歡翻來覆去唱著“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的父親推至眾目睽睽之下,而以“垃圾小院”鐵柵欄上“風車”的出現為意象,故事分出弦內、弦外兩重世界……誰能聽得出那呼啦啦的命運交響?
《暮色》一篇中,步入晚年的女主人公偶遇初戀趙迪生。其情緒表達的復雜性在于,這位初戀當年做了“陳世美”,卻能在她面前保持若無其事、油腔滑調,到老還過得光鮮滋潤;而正是這樣一個人,讓她付出了此生唯一的、觸電一般的男歡女愛之情。此時此刻,還想向負心的“騙子”討要說法、撒氣報復的她,正服侍著風度和氣質都落了下風、把她像螞蚱一樣捆綁在身邊的老伴,這無疑是將隱藏了大半生的遺憾翻出來晾曬。
婁源章的中篇小說《紗烏的夏天》,冷靜而犀利地揭示一個“家”失魂落魄的狀態。姐姐在“奶未掐斷”時就被托付給外婆撫養,“媽媽的愛是掉肉的愛”成為她無法抵達的彼岸。這種根深蒂固的逆反和幼年遭遇“不潔”的陰影,縛住了她命運的翅膀,令她在隱忍的孤獨中陷入心緒失常。妹妹的生命不合時宜地孕育于父母離異之際,尚未出世便險遭遺棄,而青春期撞見母親茍且之事的經歷,令她一夜之間性情大變。當十七歲的妹妹帶著破壞、逃離的沖動,向著正在尋找“新的岔口”的姐姐出發的時候,她們黑洞一般的記憶早已蓄積了碰撞、爆發的能量,二人正站在血緣關系的邊緣上彼此打量。這個“紗烏的夏天”之所以成就了有感染力的文本,在于深入女性成長的幽微視角;在于對外婆“愛”的遺產、生命理念的發現和體悟;在于勘破荒蕪之后重新回歸那根堅韌老藤的激昂。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目錄
短篇小說
風車(外一篇)/楊鳳喜
水煮的星星/趙龍駒
月光下的加法和減法/羽子令
中篇小說
紗烏的夏天/婁源章
名家隨筆·祥夫說
我與山西 /王祥夫
散 文
瘋爹 /馬肆
誰為吾師 /張永勝
潑猴駕到 /孫達佳
都市詩歌
清徐堯城村的我(組詩) /張帶弟
從記憶中謄抄(組詩) /張澤雄
魚的記憶((外二首) /黃土層
短詩點評
——特邀點評人:王立世
愛的膏藥 /圖雅
沒有區別 /江非
將逝之物 /趙目珍
證物 /遠村
晚風 /馬累
理想 /納蘭尋歡
時間去哪兒了/黎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