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中國科幻學術主體性構建—— “科幻自主知識生成研討會”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會議現場
11月8日,由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發起的“科幻自主知識生成研討會”成功舉行。此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杭州師范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10余位資深學者、專家,旨在直面當前中國科幻研究領域存在的對西方理論范式盲目追隨問題,共同探討如何打破路徑依賴、回歸中國語境,推動構建具有本土特色與學術主體性的中國科幻自主知識體系。
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代主任田松教授在致辭中表示,面對中國科技的高速發展,中國科幻研究不能再簡單套用國外模式,必須立足本土文化、歷史傳統與當代現實,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會議中,吳巖談到中國科幻立足本土文化構建自身話語的重要性;王瑤以“稀飯科幻”為例闡釋其人文關懷與批判性;詹玲梳理了中國科幻“中國性”的認知轉型歷程;任冬梅從晚清科幻中發現了早期自主生成實踐;劉為民呼吁建立獨立的科幻倫理維度;程林、霍盛亞則分別從理論審視與知識生產角度建言。此外,姜振宇主張以人類文明視角重審科幻史,陳勁松、肖漢提出了體系化建設路徑,周秀梅、袁博就傳統文化轉化與未來知識生產范式分享了見解,張泰旗、范軼倫通過歷史個案揭示了被忽視的自主傳統與全球接觸帶,周夢泉則在發言中聚焦民族性與現代性的話語轉變。
據了解,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多年來持續探索中國科幻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策劃出版了《科幻文學研究手冊》《20世紀中國科幻小說史》《中國科幻論文精選》《21世紀外國科幻文論精選》《科幻文學論綱》、“南科人文學術系列”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在該領域進行了持續而系統的探索。此次會議的舉行標志著中國科幻學界在構建自身話語體系、彰顯中國視角與智慧的征程上邁出了更為堅實而自覺的一步。(李錦華)

合影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