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
11月10日下午,剛建成不久的文學桂軍數字展陳館,著名作家東西正陪同前來廣西講學的內蒙古作協副主席額爾敦哈達進行參觀。在這座廣西首個利用AIGC、大模型數字人等技術打造的文化類數字展陳館,“文學桂軍壯景”的大屏幕十分引人關注。
“系統里容納了首批入館的廣西文學桂軍的全量數據,手指在大屏幕上輕輕一碰,選擇地域分布、年代分布和民族分布、文學榮譽等選項,即可顯示出廣西文學百年發展成果。”工作人員點開“文學榮譽”選項,向記者展示廣西文學“十四五”期間的斐然成績:2023年8月,作家東西憑借長篇小說《回響》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實現了廣西在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項上“零”的突破。他由此成為廣西首位斬獲茅盾文學獎與魯迅文學獎的“雙料”作家,躋身全國頂尖作家行列。這不僅是其個人的榮光,更是廣西文學整體實力躍升的標志。
今年,作家王勇英的《狼洞的外婆》斬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這也是15年后廣西作家第三次獲得該項大獎。少數民族作家表現也頗為亮眼,在兩屆駿馬獎的評選中,有6名廣西作家折桂。在中國作協四大獎的另一項魯迅文學獎的評選中,廣西作家也入圍復評。
當我們把目光從大屏幕轉向當前的廣西文學創作時,同樣令人眼前一亮:今年僅10月,40名廣西作家就在全國30余家重點文學刊物發表作品42篇(首);作品《舊街,我與鄉賢》榮獲第十一屆冰心散文獎;第十二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評選結果揭曉,11部作品獲得表彰……
“作家最終要靠作品說話。”作為廣西作協主席,也是廣西文學創作領頭羊的東西告訴記者,“這份成績單,是‘文學桂軍’潛心創作、砥礪前行,不斷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生動見證。”
回望“十四五”,廣西文學取得斐然成就絕非偶然,是自治區黨委、政府高站位謀劃、系統性推進的結果。
廣西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將文藝創作納入全區高質量發展大局統籌部署,出臺《廣西文藝“出精品、出人才”激勵計劃實施辦法(試行)》,修訂《廣西優秀文化文藝作品獎勵辦法》,恢復實施簽約文藝家制度,設立廣西藝術基金,構建覆蓋創作全周期的政策扶持體系,極大激發了廣西作家奮力攀登文學高峰的創作熱情。
5年來,廣西有20多個作品(項目)獲得中國作協重點項目扶持,3名作家獲得廣西文化名家工作室簽約,9名作家成為廣西簽約文藝家。他們堅守人民立場,持續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長期深入一線采風,感受時代脈搏,書寫山鄉巨變,描繪壯美廣西,讓文學真正“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這半年來,我在都安瑤族自治縣龍灣鄉定點深入生活,看到一些鄉鎮干部一輩子都在基層一線奮斗,于是他們成為我這部小說的原型。”盡管年過六十,河池市文聯主席紅日目前仍然堅持創作。作為2024年中國作協作家定點深入生活的項目,他的最新長篇小說《姐夫同志》在今年《民族文學》第11期刊發,備受關注。
一批聚焦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生態文明建設、平陸運河建設的現實主義力作相繼問世,部分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話劇等,實現社會效益與市場價值雙豐收。還有部分作家、作品榮獲第五屆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吳承恩長篇小說獎、冰心散文獎等知名文學獎項。
青年力量是文學高原長青的關鍵,廣西素來有培養青年作家的優良傳統。
廣西大學文學院研二學生、00后作家顧骨(黃鼎雄)盡管從2020年才開始小說創作,但今年就迎來井噴式發表,發表的11篇中、短篇小說中,《失虎之夜》《去南國買檳榔的一夜》等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轉載,他也成為廣西新時代作家中的佼佼者。
他說:“這些年,自己的原創作品符合扶持要求的都得到了獎勵,為此深受鼓舞。現在,我正在構思創作中篇小說《蜃樓》等作品,希望能早日和讀者見面。”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廣西每年安排4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原創文學作品。2021年至今,累計686人次、1669篇作品獲支持,其中青年作家占比超1/3。
今年7月,廣西在連續十屆泛北部灣網絡文學大賽基礎上,打造首屆“白海豚杯”網絡文學大賽,總獎金達200萬元。此外,廣西設立“漓江文學獎”“廣西青年文學獎”,為青年作家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今年第二屆漓江文學獎系列活動媒體總曝光量超過30億,獲獎作品《泥潭》銷量近80萬冊,創下文學領域的銷售奇跡。
“青年是文學的未來。文學桂軍要勇立潮頭,不斷創新,為廣西乃至文學事業注入新活力,我們才能邁向更高的高峰。”廣西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蔣錦璐說。
廣西作協還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廣西故事。2023年7月,中國作協東盟文學交流中心在南寧揭牌,依托該交流中心,開展東盟國家青年作家來桂研討采風等系列活動,廣西與東盟國家作家線上線下交流成為常態。東西帶隊出訪越南、柬埔寨、英國、匈牙利等國家,《回響》《沒有語言的生活》《頂牛爺百歲史》《非洲小城的中國醫生》《新聲》等一批作品被譯為多語種出版,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廣西聲音的重要文化使者。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歷史交匯點,廣西文學事業正迎來新的躍升契機。廣西作協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重點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I智能賦能文學工作等重大主題,成立廣西作家協會網絡作家分會,凝聚網絡作家力量,引導作家深入火熱實踐,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扛鼎之作,為繁榮廣西文學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