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刊名編齊聚助力文學新銳 2025年四川中青年作家高研班開班
11月10日上午,2025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在巴金文學院拉開帷幕。本次高研班特邀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徐可,《民族文學》主編陳亞軍,四川省作協副主席、《四川文學》主編羅偉章,云南省作協主席范穩,《詩刊》副主編霍俊明,四川省作協副主席張勇,以及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魯敏、石一楓、陳倉等九位國內知名作家、專家和名刊編輯現場授課。

啟動儀式
全國名刊名編線上指導學員寫稿
《山花》主編李寂蕩、《人民文學》編審劉汀、《中國作家》編輯部副主任趙依、《人民日報》副刊主編張健、《北京文學》主編師力斌、《詩刊》編輯部副主任聶權、《紅巖》編輯部主任吳佳駿、《草原》副主編趙筱彬等名刊編輯參與線上交流與改稿。《青年作家》主編熊焱、《四川文學》執行主編卓慧、《星星》詩刊編審李自國現場為學員提供針對性指導。來自四川省內及新疆、廣西、海南、貴州、重慶等地的七十余名學員參加本次培訓。
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彭闖對遠道而來的專家表示衷心感謝,并對青年作家朋友們致以熱烈歡迎。他指出,巴金文學院是全國唯一在巴金先生生前以其名字命名的文學服務機構,是四川作家成長與成才的重要搖籃。他回顧了近年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的開展成效,期待青年作家認真聽取專家指導,沉心觀察生活、體悟時代,潛心打磨文字,創作出無愧于偉大時代和人民、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精品力作。

羅偉章授課
羅偉章上文學課:
找到并認同自身獨特的主體性
來自甘孜的繞吉與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張子玥作為學員代表先后發言。繞吉表達了對此次培訓機會的珍視,他從家鄉的風土人情出發,分享了行走、閱讀與寫作的感悟,并期待在高研班中收獲知識與成長。張子玥則回顧了自己寫作道路上的“平凡瞬間”,作為一名文學新人,她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解答創作中的困惑,褪去青澀,實現成長,讓文字更加成熟、更有溫度。
開班儀式結束后,《四川文學》雜志社社長、作家羅偉章以“如何在寫作中找到自我”為題進行首場授課。羅偉章指出,寫作應始于身體的真實感受,重視身體的愉悅而非憑空想象,如此文字才能擁有溫度與質感;在語言表達上,他強調要突破形式束縛,聚焦思維的有效傳遞,以破解“說人話難”的困境,避免陷入表達定式;同時,作家應堅守創作自主性,明確寫作是源于“我想做”的內心驅動,找到并認同自身獨特的主體性,保持“我能行”的自信與從容。他鼓勵學員們勇敢表達,認為寫作沒有固定模板,若真有模板,那便是生活本身。
(巴金文學院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