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長詩獎獲獎名單揭曉 高凱、尚仲敏、木汀等33人獲獎
11月11日,第十屆中國長詩公益品鑒暨第十屆中國長詩獎獲獎名單在廣東揭曉,當代詩人高凱、尚仲敏、木汀等33人分別獲得最佳成就獎、最佳文本獎、最佳新作獎和最佳新銳獎。
據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詩歌委副主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本屆長詩獎組委會秘書長張況介紹,第十屆中國長詩公益品鑒暨第十屆中國長詩獎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文創教委會聯合廣東佛山作協、廣東佛山詩社共同舉辦。本屆長詩評選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及海外華文詩人的長詩作品1129部(首),經組委會評委專家組資格審核、網絡比對篩查和初評、終評,最終評定獲獎長詩作品33部(首),獲獎詩人包括中國作家協會優秀兒童文學獎單篇佳作獎獲得者高凱、封面新聞“2019年十大詩人獎”獲得者尚仲敏、第九屆“長征文藝獎”獲得者木汀等。
本屆長詩評審由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中國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山,廣東省作家協會原主席、暨南大學原黨委書記、副校長蔣述卓擔任學術顧問,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原主任、《詩刊》原主編葉延濱,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擔任組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梁平,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詩歌委主任胡紅拴,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丘樹宏,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佛山市作協主席張況擔任副主任。
葉延濱認為,本屆長詩獎獲獎作品內涵豐富、題材廣泛、佳作頻現、成果喜人,彰顯了詩人們滿滿的歷史文化自信,其中不乏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歷史文化深厚底蘊、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祖國統一,以及改革開放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為題材,既有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我國鄉村振興、工商業發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的宏大敘事,也有表現嶺南歷史人文、廣東“百千萬工程”、大灣區文脈的大器之作,體現了中國長詩寫作豐富多元的表現手法。
楊克介紹,本屆中國長詩公益品鑒活動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旨在表彰詩人們在長詩寫作領域所取得的階段性成就,弘揚詩歌精神,為我國詩歌事業高質量發展鼓與呼,讓中國長詩發出新時代之光,同時彰顯粵港澳大灣區嶺南文化根脈,展現新時代社會經濟文化蓬勃發展的新氣象和詩歌文化多元共生的寫作特色。
丘樹宏說,長詩獎獲獎者中,既有全國兒童文學獎、中國人口文化獎、長征文藝獎、全國優秀圖書獎、中國人口文化獎獲獎者,也有來自祖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的詩人,同時不乏來自社區村居基層、工礦企業的勞動者詩人、農民詩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公益性活動的純粹性和詩歌寫作的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