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采真:中國古代游戲史》:玩物采真的興味
有人說,游戲是人生必需的生活方式。蔡豐明浸潤于中國古代游戲史近三十年,《玩物采真:中國古代游戲史》一書是他的第三部中文版游戲史圖書。該書引領我們在追尋中國古代游戲中,體悟到玩物采真的興味。
《玩物采真:中國古代游戲史》的正標題“玩物采真”,這四個字什么意思?采真,是道教語,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所謂玩物采真,要求我們調適自我,做一個有志向有趣味的人。
該書主體由八個部分構成——游戲的歷史:從十萬年前的石球說起;繽紛多彩的游戲形式;古代戲具掇英;緣起何處:游戲來歷探尋;游戲與歲時節令;從皇帝到平民:世人皆有所愛;游戲與社會風俗;玩物喪志或因戲得福。縱觀中國古代游戲史,中國古代游戲“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喜愛,人們常常為玩游戲而廢寢忘食,甚至達到癡迷入魔的程度”。
“游戲”的“游”,其繁體字的寫法是“遊”,有閑暇、嬉戲的意思,漢代鄭玄所謂“遊謂閑暇無事于之遊”,也就是說,游戲是在閑暇無事之時所進行的。三國人張揖在《廣雅》中說:“遊,戲也。”宋代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認為“遊者,玩物適情之謂”,這里“玩物適情”顯然與“玩物喪志”不同。
繽紛多彩的游戲形式當然有其娛樂性,同時游戲也有文化性和規則性,“一般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粗糙到精致、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物質生產、軍事戰爭、風俗習慣、文化交流等因素,對于中國古代游戲的產生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對“古代戲具掇英”和“緣起何處:游戲來歷探尋”的沉浸式探究中,我們感受到游戲本身就具有有趣的靈魂,我們翻開該書時,也就達到開卷有益的效果了。
該書展現出一幅長長的中國古代游戲歷史畫卷,“游戲與歲時節令”“從皇帝到平民:世人皆有所愛”“游戲與社會風俗”中提到的許多古代游戲形式式微了、消亡了,但該書為我們描繪了諸多中國古代千姿百態的人間風情,有關它們的故事卻依然留存在人們的生活里。如今,游戲是一種生活方式。西方游戲學的學術研究也頗有成就,游戲專業被年輕人所喜愛,兒童游戲成為學前教育的重要方式,一些游戲已經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玩物采真:中國古代游戲史》著者是位有趣的學者,他認為,“蘊藏于這些古代游戲中的許多生活意蘊與精神思想是持久的、耀眼的,也是永遠值得書寫與銘記的”。我們可以說,玩物采真的興味實在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