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生命的平行時空
短篇小說《遇見你》以當下買房的情節為故事基礎,通過主角在新購老宅中發現原主人遺留的手稿,展開了圍繞王爺爺的回憶敘事——既有老宅原主人手稿中關于王爺爺的回憶,也有女主角作為王爺爺遠在他鄉的孫女對往事的追憶。
老宅的原主人王卓青在手稿中寫道——住在朝北廂房的王爺爺,在每個月十五號都會定期收到一張十五元的匯款單,他十分期待這一天的到來。直到有一天,匯款金額從十五元變成了十元,王爺爺心急如焚,猜測寄錢的子女可能出了什么事,慌亂中不慎摔了一跤,之后一病不起,最終離世。
而在女主角的童年記憶里,她的父母每個月都會想方設法寄十五元的匯款單給王爺爺。直到有一次,女主角出于私心,偷偷將匯款金額改成了十元。沒過多久,王爺爺就去世了。當女主角讀到王卓青的手稿時,才意識到爺爺的去世與自己當年的行為有關。往事的真相似乎逐漸完整起來,正如主人公所言:“真的是彌補了歷史的缺失、我的缺失。”
雖然故事有兩條回憶線索,但作者有意將兩位敘述者的身份模糊為同一人,甚至讓兩個時空的界限也變得朦朧。例如,房產中介小劉不小心將女主角徐越藍的微信備注改為了王卓青;王卓青手稿的字跡與主角的十分相似;主角購入平江后街老宅的過程,也仿佛鬼使神差一般,似乎她原本就是這棟老宅的主人……而主角與王卓青的聯系,也僅止于一次視頻通話,之后再也無法聯系上。
老宅背后的往事仿佛來自另一個平行時空。作者通過這些細節,暗示老宅的往事與主角之間的關聯,為故事營造出一種虛實交織的神秘氛圍,同時也似乎對現代社會網絡上聯系方式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這種設計的重點并不在于主角和王卓青是否為同一個人,而在于揭示另一種真實——個體對生命缺失之處的彌補。這種彌補并不完全依賴于客觀事實,而在于我們對精神世界的追尋。主角在真真假假的經歷中,找回了當年種下的因所結出的果,知曉了爺爺去世的真相,生命在某種程度上因此得以完整,或者說,形成了一個閉環。
范小青曾坦言,自己的小說總是不自覺地寫到“尋找”——無論是具體的事物,還是抽象的精神、哲學意義上的追尋。《遇見你》的故事,其實也正是主角尋找生命缺失部分的過程。
范小青還說過,“我的文學圖譜就是從蘇州故土出發。”《遇見你》的故事,無疑也參照了她最熟悉的蘇州。而小說中提到的“爆改迷你棺材房”視頻,以及可能被偽造的視頻通話等較新的社會素材,也讓當下的讀者更有代入感。
(范小青短篇小說《遇見你》,刊于《長江文藝》2025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