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25年第11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小說家并非歷史學家,但有比歷史學家更大的野心:精準而形象地概括一個時代。事實上也如此,小說家用故事和形象搭建的時代模型也許不如歷史著作那樣條分縷析,但因其保留了生活的毛邊和事物的體溫,反而更接近時代的本質真相。小說家通過虛構的方式抵達的真實,有時超過了歷史學家通過真實抵達的真實。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通過對家具樣式、裙擺褶皺、商業票據等無數細節的忠實記錄,概括了19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的物質基礎與精神氛圍;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通過描述空氣里彌漫著歡歌與縱飲的氣息,概括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喧囂的享樂主義時代本質;魯迅的《阿Q正傳》通過塑造典型人物阿Q,概括了辛亥革命后期中國社會深層的精神困境;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通過展示苔絲的人物命運,概括了19世紀后期英國社會在工業化轉型過程中的虛偽的社會道德的本質,等等。這些小說以自己的方式——精準的細節、彌漫的氣息、典型人物、人物命運——如此精準而形象地概括了一個時代。
這是小說的偉大成就之一。
本期“重點推介”刊發王昕朋的中篇小說《父親進京》,小說可以視作對城市化進程時代的某種概括,就如同評論家曾攀所說:“《父親進京》涉及的是當代中國城市化生活中出現的普遍性議題,尤其將矛盾的中心置于小區之中,呈現碎片化時代的存在境況,并試圖通過傳統與現代、個體與群體、生活與文藝的整合,進行總體性的精神調適與文化想象,頗為引人深思。”戴升平的短篇小說《望遠鏡》的敘事切入口更小,但野心并不小,通過一個追溯噪音來源的女子試圖概括一類陷入倦怠而焦慮的現代人的內心世界。一個中篇,一個短篇,互相呼應,都試圖形象地概括一個時代。散文寫作隊伍龐大,或許跟很多人認為散文寫作容易有關,其實散文寫作難度很大,如何寫得不俗便是一個大學問。本期推出的散文如果說有什么追求的話,就是如何不俗,傅菲、世賓的寫作都值得去借鑒。
目 錄
小 說
重點推介
王昕朋 父親進京(中篇)
曾 攀 新城市?新市井?新世情——論王昕朋小說《父親進京》兼及其他
中 篇
李治邦 幸福生活
短 篇
戴升平 望遠鏡
潘葦杭 社稷
王新梅 有件事情
詩 歌
頭 題
楊 鍵 一缸腌好的咸菜
現 場
趙亞東 總有什么會失去
左 島 被陽光遺忘的人
妙 與 老式掛歷
姜 斌 我有一句話想說給雪山聽
茅 草 人稱代詞:它
康仲平 坐井觀天
陳逸嫻 被修正的河流
散 文
實 力
傅 菲 水邊雙白鷺(外兩篇)
八方文采
王常婷 落款
世 賓 看見風景
徐南鵬 另一世界投來的目光
綠 萍 社壇村事
周宗飛 蛇影
吳雪瑞 寸木剪影
盧一心 夏道
馬非白 老張的身份
謝元清 村里有個寶生牛
文藝探索
李 壯 海洋抒情的多重面向——評葉玉琳詩集《入海的長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