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舉辦王蒙作品賞析活動
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指導,白俄羅斯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和遠景文化中心聯合承辦的王蒙作品賞析活動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的主題為“讀懂中國文學,感知中國文化,了解中國人民”,近百位讀者及中文愛好者參與活動。

活動伊始,來自明斯克第三十六中學的老師戈洛文奇克·克里斯蒂娜·謝爾蓋耶芙娜在致辭中熱情地說:“中文從來不只是用于溝通的語言工具,更是一把打開中國文化寶庫的鑰匙,而文學作品是讓我們看到最鮮活的中國社會風貌與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她特別提到,王蒙先生作為中國當代文學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其作品兼具思想深度與文學魅力,“希望通過今天的賞析活動,大家既能在文字中感受文學之美,也能在閱讀中提升中文素養,還能更多地了解中國人民的生活方式、感情世界、喜怒哀樂,最終真正愛上底蘊深厚的中國文化。”
來自白俄羅斯東方文化出版社的編輯尤里戈維奇·弗拉德,以精心制作的PPT為載體,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王蒙文學作品分享。他從王蒙先生早年投身文學創作的初心,講到不同時代背景下作品風格的演變——從早期的銳利批判到后期的包容厚重,再到他的作品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國際文學界獲得高度評價,產生了廣泛影響。他以細膩的講述、清晰的脈絡,將這位中國文學巨匠的形象立體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臺下觀眾始終專注聆聽,不時點頭回應,不少人還認真做筆記,對王蒙先生的文學成就與中國文學發展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認識。

活動現場還特別播放了王蒙先生朗誦其作品選段《堅持,我們全靠堅持!》的視頻。視頻中,年逾九旬的王蒙先生依舊精神矍鑠,用慷慨激昂、中氣十足的語調朗誦到:“我們多么幸福,我們多么精彩,我們如日中天,我們繼續堅持,我們再堅持奮斗百年千載不停息!”。激昂的文字與真摯的情感感染了在場的年輕讀者,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緊接著,尤里戈維奇聚焦俄語版王蒙經典作品展開深度解讀。他首先以《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為切入點,結合作品創作時的中國社會背景,細致剖析了主人公的成長軌跡與性格特點,深入闡釋了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問題與時代思考,讓讀者們讀懂了“年輕一代的理想與擔當”;隨后介紹的《這邊風景》,則被他形容為一部描繪中國新疆民族融合的“生活畫卷”,通過對書中濃郁民族風情、鮮活生活場景的片段賞析,觀眾仿佛置身于新疆的草原與村落,真切感受到作品中“各民族共生共榮”的溫暖內核;最后解讀的《變形記》,他從“荒誕手法背后的現實關懷”入手,帶領觀眾挖掘作品中對人性本質、社會現象的深刻思考,引發了現場的強烈共鳴。

在觀眾提問與交流環節,現場氛圍走向了高潮。讀者們紛紛舉手,提問熱情高漲。有人聚焦作品細節,詢問《這邊風景》中某一民族習俗的文化寓意;有人結合自身經歷,探討中白文學作品中“家庭觀念”的文化差異;還有人主動分享自己閱讀王蒙作品的感悟,坦言“從《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里看到了自己追求理想的影子”。主講嘉賓們耐心細致地回應每一個問題,時而展開延伸討論,時而補充文化背景知識,讓活動成為了一場“雙向奔赴”的文化交流盛宴。
此次王蒙作品賞析活動,不僅為白俄羅斯中文愛好者創造了一次“親近中國文學、了解中國文化”的交流機會,更為中白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力量。正如一位參與活動的讀者所說:“以前讀中國文學作品總覺得有距離,今天通過賞析王蒙先生的作品,我好像更懂中國了——這就是文學的力量,也是文化交流的意義。”未來,白俄羅斯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將推動更多中國作家作品的海外傳播,進一步促進中白文學交流與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