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人間的象群》:中國故事的生動講述
陳啟文的紀實文學《穿越人間的象群》聚焦云南亞洲野生象“北上南歸”的敘事主題,講述亞洲野象的遷徙史、生命史、生存史,詳細記錄象群的出走和回歸故事之時,以真實的現場、飽滿的情感,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永恒命題。
《穿越人間的象群》講的是大象在人間的漫步,是對云南亞洲象群長達17個月、迂回行進1300公里的真實記錄。作者對大象的歷史軌跡、日常習性、身體結構、角色分工都進行用心描繪,涉及生態學、動物學、植物學、人類學等學科,展現精湛的學養和素養。
作品刻畫真實鮮活的人物群像。象群閃展騰挪人間,與象有關的人物躍然紙上。有一輩子用生命守護大象的人,如被譽為原始森林的孩子的亞洲象研究專家沈慶仲、象語者巖罕陸、“大象不回我也不回”的科研所長郭賢明、監測員楊勇、護象隊長鄭璇;有來回奔波的基層工作者,如村干部丁春林,護林員付啟友、畢仕學,無人機飛手楊翔宇、張雄、曠育禹;有善良樸實的村民,如魯紹昌、馬萬新、唐正芳,還有警察、消防員、汽車司機等,晝夜不停、默默無聞為象群保駕護航,折射出中華兒女的奉獻、包容和大愛精神。
好的紀實文學,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表層見深度。在遵循寫作題材的真實性、讀者閱讀體驗的真實感背后,作者著力提煉出更多具有價值意義、社會思考和人文關懷的內核,用詩意蓬勃的語言、極富地域特色的畫面、深邃多元的思辨、萬物與共的情懷,講述“象往之路”成為最美風景、北上象群引發全世界“圍觀”的中國故事,突出其如何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窗口。追尋大象來路時,作者提出恐龍、大象、人類分別在地球上蹚出三條道路,人類渴望太平有象、人象共生的共榮共存,從另一角度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勤勞、厚實、感恩、悲憫,這是大象精神,亦是創作者的追求。但愿人類與大象永遠同在,但愿作家能蹚出更多新的寫作道路。
(作者:楊曉瀾,系《芙蓉》雜志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