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以綿密細節烘托主題
尹文武以《食指》回望百年前的烽火,坐標西南,一處叫息烽的地方。小說從造槍開始,一對獵戶父子,父親金牛,兒子銀牛。14歲的銀牛第一次從父親手中接過獵槍,可成長的欲望過于迅猛,在獨自出獵中,被野豬奪去右手食指,從此一蹶不振。父親果斷進山,用匕首切掉自己右手食指,回來輕描淡寫說是野豬所為。父子倆并肩回到起跑線。
時代風潮緊隨而至,父子用網捕獵,無意中“捕獲”一名叫孫思慮的受傷紅軍戰士。孫思慮跟隨隊伍來到西南山中尹家凹。這里的財主尹家有約請他來清談,自此在心里播下了革命種子。局勢越發緊張,土匪橫行,魚肉鄉里。當地成立清鄉團,召集獵戶,金牛銀牛應征,因兩人皆無食指而落選,銀牛憑著一手做飯的手藝,被留在清鄉團做伙夫。這里魚龍混雜,一個叫鐵疙瘩的獵戶截了一批尹家有的貨物,尹家有引而不發。在一次圍剿土匪的激戰中,鐵疙瘩用槍打掉自己的食指,最終被分配到伙房,給銀牛打下手,故事埋下另一路伏筆。
土匪征剿結束,清鄉團入住尹家有大宅西院。在與私塾先生談論《資本論》后,尹家有“萌芽”完成,革命種子破土,去往重慶。這一頭,鐵疙瘩與銀牛不合,告密尹家凹有紅軍戰士的消息,被牽連的卻是金牛。清鄉團綁了人,卻被尹家有暗中使艄公翻船,岸上銀牛開槍,金牛得救,尹家有深知本地不可留,遂逐水而下。金牛在這一危機中,返身救下趙團副,被留在清鄉團。為此,也暴露了自己是左撇子的秘密。
1938年底,國民政府成立息烽集中營。金牛與鐵疙瘩留在集中營看守碉堡。化名為朱少卿的孫思慮在上海被捕,關押在集中營。一個叫梅子的女性出現,由她牽出消失已久的東家尹家有,原來這對主仆已是革命中人。最終,為了營救孫思慮,銀牛金牛齊齊上陣……
《食指》將一對獵戶家庭的傳承與愛融入時代激蕩之中,以“食指”為意象,通過綿密的細節烘托主題,展現出艱難時局中的民眾覺醒與人心所向,又以銀牛與孫思慮這一對雙線敘事,揭示出人在關鍵時刻是如何抉擇的,并最終通過這一眾小人物的變化折射出時代巨變的前奏。
(作者:李晁,系《山花》雜志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