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文脈——第三屆黃賓虹學術提名展”在京舉行
10月29日下午,“寫意文脈——第三屆黃賓虹學術提名展”開幕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承辦,展期從10月26日持續至11月6日。作為備受矚目的業界盛事,此次展覽延續前兩屆的卓越傳統,秉承黃賓虹先生“渾厚華滋我中華”的藝術理想及“內美靜中參”的美學理念,賡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寫意文脈,助力中國畫在當代文化語境中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黃賓虹先生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前身民族美術研究所首任所長,其藝術精神為展覽奠定了深厚的學術根基。

展覽現場
開幕式上,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首先闡述了此次展覽對于當代中國畫發展的重要意義,他指出以“寫意文脈”為價值軸心梳理中國畫創作,回應賓虹美學思想是此次展覽的重要議題。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楊雄肯定了此次展覽的學術價值和定位,并表示中國美術館將依托國家級藝術場館平臺優勢為展覽高質量呈現提供全力保障。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作為提名委員會委員代表發言,他分享了展覽提名評審的學術考量。隨后,提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名譽院長田黎明宣讀了《第三屆黃賓虹學術提名展提名辭》。現場還舉行了頒證儀式,由本屆提名展組委會主任周慶富院長為高云、何加林、莫曉松、方向、劉海勇、孫震生六位參展藝術家代表頒發證書。
參展畫家代表高云先生分享自身在中國畫創作中的探索與感悟,對此次展覽給予的學術認可表達感謝。展覽承辦單位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牛克誠回顧了黃賓虹學術提名展的發展過程,并強調了本屆以學術原則甄選優秀藝術家、于多元視域展現精湛中國畫的活動宗旨。民盟中央副主席吳為山在致辭中闡釋了黃賓虹先生的藝術精神和文化思想,并肯定了此次展覽的學術價值與文化影響力。原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宣布展覽開幕。
本屆“黃賓虹學術提名展”集結當代中國畫領域卓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及理論家組成提名評審委員會,秉持專業的學術眼光與公正的評審準則進行提名、甄選,根據藝術成就、學術價值及文化內涵選定60位中國畫家及其參展作品,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匯集一堂,以精湛的藝術作品全景式地展現當代中國畫的創作風貌與發展脈絡。展覽同期舉行了“黃賓虹學術提名展”研討會。本次活動不僅是對提名藝術家個人成長及藝術成就的學術認證,也是對當下中國畫語言新貌及精神指向的學術觀察,既為書寫當代中國畫史積累珍貴樣本與豐富素材,也為中國畫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及話語體系建設提供理論路徑及思想資源。

開幕式嘉賓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