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100:“創意寫作書系”由引進到原創的歷程
2025年8月7日,在“第八屆創意寫作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徐莉副總編輯在開幕詞中說,《作家的誕生》是“創意寫作書系”的第100本書。作為這本書的作者,真是既驕傲又感慨。自2011年以來,“創意寫作書系”開始出版翻譯版圖書,從創意寫作與作家培養理念的推廣、教學方法的提升,到創意寫作人才隊伍的壯大、創意寫作研究的探索和交流,再到中文創意寫作成為二級學科,可以說,人大出版社出版的“創意寫作書系”見證并推動了中國創意寫作從翻譯引進到本土創新的發展歷程。
原版引進,打開一片藍海。2007年2月28日至3月3日,我到美國亞特蘭大參加美國作家與寫作項目協會年會及書展(2007AWP Conference & Bookfair)。年會參會人數達到4900人,現場展出了成千上萬種創意寫作圖書。看到那么多的圖書、那么盛大的會議規模,當時就覺察到,創意寫作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領域,具有廣闊前景,應該大有可為。不過當時國內對創意寫作尚缺乏了解,引進版圖書在國內是否能夠適用匹配? 我與人大出版社的杜俊紅編輯就這個議題展開了討論。這時,人大出版社國際合作室推薦來艾利斯編寫的Now Write! 樣書。在當時大眾圖書出版中心主任費小琳老師的支持下,杜俊紅編輯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市場調研和圖書篩選,經過選題論證,最終選定四本創意寫作圖書引進翻譯。
2011年1月,“創意寫作書系”第一批四本(《成為作家》《開始寫吧! ——虛構文學創作》《開始寫吧! ——非虛構文學創作》《小說寫作教程——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出版。這是國內系統引進的第一套創意寫作圖書,我翻譯了其中三本。《成為作家》破除了寫作需要天才的執念,給出了培養作家氣質的具體建議和訓練方法。《開始寫吧! ——虛構文學創作》《開始寫吧! ——非虛構文學創作》收集了上百個美國創意寫作教師、作家和編輯精心設計的寫作練習,是優秀的教案精選。我在譯者序中,以“作家是可以培養的”這一明確的觀點闡述了創意寫作的理念,梳理了創意寫作的發展歷史及書系的主要內容。
寫作需要什么樣的天賦? 作家能夠培養嗎? 小說技能通過練習就能夠提高嗎? 針對這些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在《光明日報》撰文《作家可以培養 寫作人人可為》,接受《博覽群書》以“寫作技藝和靈感是可以傳授的”為題的訪談,在《中國社會科學報》《長江文藝》分別發表《作家培養何以可能——美國創意寫作教學的啟示》《創意寫作改變作家的未來》等文章,做出了回應。我相信,創意寫作重新定義了天才、創造力等文學觀念,有助于推廣文學教育,挽救文學危機,帶回文學理論的平衡,使大學成為文學鑒賞、批評和創作的引領者。它將整體提升創作水準,改善文學環境,也改變文學的未來。這些觀點現在已經成為共識,在當時卻需要“破冰”,需要論證和說服。這些文章被同行認為屬于“開風氣之先”,“屬于學科基礎性文章”。
書系出版正值創意寫作在中國大學里的初創階段,此時有越來越多的作家進校園教寫作。創意寫作研究需要理論支持,課堂教學需要實用技巧。“創意寫作書系”適逢其時,成為教師們的案頭書,是扶持教學研究的“拐杖”和依靠。有的學校將“成為作家”定為課程名稱,很多教師直接采用《開始寫吧! ——虛構文學創作》《開始寫吧! ——非虛構文學創作》做課堂練習,更多人按照《小說寫作教程》的指導開始創作。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經典人物原型45種》《經典情節20種》《小說寫作》等圖書陸續出版,成為寫作愛好者的必備案頭書。“創意寫作書系”圓了許多人的文學夢。
多媒融通,培育寫作人才。和圖書出版相呼應,出版社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新書發布會、原版作者中國行、“創意寫作高峰論壇”“創意寫作課程平臺”等。線上、線下,寫作訓練營、精品寫作課、音頻、視頻、公眾號,翻譯引進、編寫教材、原創著作齊頭并進,全方位培育創意寫作人才。
“創意寫作書系”第一次新書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七層會議室舉行,著名作家徐則臣等對書系給予了熱情贊譽。《小說寫作教程》的作者克利弗是第一位受邀來華的原版作者。他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舉辦小說創作講座,并在國內多地做演講,反響熱烈。出版社特邀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領導、小說家馬俊杰教授出面會見克利弗,克利弗和夫人深受感動。“創意寫作高峰論壇”是出版社和讀者及創意寫作教師聯系的紐帶,已辦到第八屆,梁鴻、邱華棟、石一楓、蔡駿、黃燈、楊慶祥、沈念等著名作家,孫郁、吳巖、許道軍、葉偉民等專家都曾出席論壇并發言,杰克·哈特、凱瑟琳·鮑曼、拉里·布魯克斯、珍妮特·伯羅薇、杰夫·格爾克等外國專家也陸續受邀參會并做分享。論壇集寫作培訓、成果發布、同行交流于一體,真正做到了著名作家、一流專家、業內導師和創意寫作師生的有效互動。
除了加強與在校師生的聯系,出版社還組織舉辦了創意寫作工作坊,把創意寫作推向社會。同時推動教學成果的轉化,出版本土教材和寫作指南,李華的《寫出心靈的故事》、許道軍的《故事工坊》、葉偉民的《從零開始寫故事》、楊慶祥的《中文創意寫作教程》等都是來自課堂實踐的優秀指南兼教材。
教研相長,從翻譯向原創轉變。創意寫作為文學教育和傳統寫作學開出了一條解困之路,是文學人才培養的一塊新生地。傳統文學專業的定位是文學批評和文學研究,寫作方向偏重實用寫作和學術寫作。如何將傳統的文學研究轉化為對創作有切實幫助的成果,創意寫作研究不但為寫作提供方法,也拓展文學的學科方向,填平文學批評、文學理論、文學創作之間的鴻溝,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我先后發表了《創意寫作與文學教育》《創意寫作的階梯》《一門作家學的可能性》《創意寫作的歷史經驗與當代建構》《作家與時間》等文章,提出建構創意寫作詩學、革新文學批評方法、建設以寫作者為中心的課程和教材體系、拓展創意寫作視域下的作家研究。這些探索奠定了我寫作《作家的誕生》的基礎。
為作家寫一本書,總結作家生涯中面對的基本問題,并運用經典作家案例作為解決之道,將理論概括、創作方法及作家人生故事融為一體,是我多年的心愿。《作家的誕生》從作家的角度看世界,從文學的角度看作家,試圖寫出現實中的作家、作品中的作家、文學史中的作家和人們理想的作家形象,描摹作家的孕育、誕生、創作和接受的完整面貌。
從第一本《成為作家》到第一百本《作家的誕生》,我和“創意寫作書系”結伴同行,經歷了從翻譯引進到原創研究的過程。教、譯、研相長,在創意寫作的學科背景中,我也完成了從譯者向原創作者的轉變。
協作堅守,助推一個學科。“創意寫作書系”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選書、翻譯、編著、推廣和人才培養模式。李永強、徐莉、李開龍等社領導對書系出版給予大力支持,費小琳、楊宗元、翟江虹等分社領導傾注了滿腔熱情,王海龍、孫瑩、唐奇、陳曦、蔣霞、李琳、鄒艷霞等先后為這套書付出了辛勤勞動。編輯團隊雖歷經部門調整,核心策劃人杜俊紅始終堅守,用心呵護,保障了書系的持續穩定。從單一的圖書出版,到論壇舉辦、多媒體的興起和發展,各個相關部門高效合作、共同維護,使書系為創意寫作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
一套書滋養了一個學科,“創意寫作書系”實至名歸。“創意寫作書系”不僅填補了國內創意寫作教材的空白,更開啟了一場持續的創意寫作教育變革。從最開始翻譯引進國外圖書,到開發國內原創的創意寫作教材和圖書,推動本土化原創研究,這套書為進入創意寫作領域的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向導和坐標,敏銳地捕捉了每一個發展方向,把握了學科跳動的脈搏。從理念普及到課程體系建構,及至中文創意寫作學科的創立,書系扶持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上路,發布了一個又一個前沿成果,收入一部又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創意寫作教材和著作。
經歷了15年的發展,“創意寫作書系”已經根深葉茂,茁壯成長,在業界形成了重要影響力。以后的路更長,前途無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