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倉儲印刷發行全鏈條 發展特色圖書文旅產業 涿州打造京津冀“智慧書庫”

北京嘉友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涿州的圖書倉庫面積已是在北京時的3倍以上

涿州市星河印刷有限公司內,員工在將裝訂好的書籍過秤稱重,以此確認圖書質量

京南圖書文化產業園內的圖書倉庫
在河北涿州一座巨型圖書倉庫內,自動駕駛叉車在13米高的貨架間無聲穿梭,精準取下一摞摞圖書,交給無人運輸車送往分揀區;“智慧大腦”分揀設備高速運轉,將成千上萬本書分流至不同網格,準備發往全國各地。從訂單推送到裝車出發,整個過程最快僅需30分鐘。
涿州市將圖書出版業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點,加速推進建設大型圖書出版產業基地。近期涿州新增的96家書企全部為北京疏解的外遷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還帶火了一批涿州本地的印刷企業,壯大了當地的圖書產業全鏈條。
如今,圖書已成為涿州響當當的文旅名片,每年“淘書節”都會吸引京津冀大批游客來訪。
倉儲基地用上無人分揀機 取貨裝車最快僅需30分鐘
位于河北涿州的京南圖書文化產業園倉庫,存儲了近百家出版企業的圖書。數以百萬計的圖書層層堆在13米高的貨架上,運輸工人通過自動駕駛的叉車升上半空,掃描貨架上的條碼,確認面前的圖書符合訂單需求后,將其取下交給無人駕駛的小運輸車,送往分揀區。
在分揀區內,除了手工分揀,一臺先進的無人圖書分揀設備也在高速將圖書分發到不同的網格內,這些圖書將按照網格標注的區域,裝上物流車,運往京津冀乃至全國各地。
京南圖書文化產業園業務經理李繼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如果是人工分揀,分揀區一個下午可能只能處理一萬多本圖書,在這些智能設備的輔助下,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訂單推送到我們這里,從取貨到分揀,再到最后裝車運走,整個流程最快只要30分鐘。”李繼明介紹,倉庫有很多訂單來自京津冀,由于涿州地處京津冀地區的中心位置,用戶下單后,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圖書。
同時,新的智能設備也讓分揀工作更加安全。“以前工人們需要自行駕駛叉車,穿梭于貨架之間。如果叉車不小心碰到貨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但如今貨架之間埋設了磁導線,叉車會沿著磁導線自動行駛,不會左右偏離,完全不用擔心碰到貨架。在電量不足時,叉車還會自動返回充電區充電。”李繼明指著貨架說,以前的貨架只有9米高,如今得益于先進的技術保障,貨架增高到了13米,這意味著同樣的面積,存儲的圖書能比以前多出近一半。
“產業園大門外50米處就是北京界,從產業園駕車出發,往西不到10分鐘就能駛上京港澳高速,往東走不遠就是京雄高速。”李繼明表示,“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企業來這里的首要考量。”如今園區企業入駐數較2023年增加了11家,入駐率已達95%,進一步助推了當地圖書產業集群效應的形成。
“證照聯辦”提升審批效率 300余家書企落戶涿州
北京嘉友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友多2016年將公司的圖書倉儲基地從北京遷到京南圖書文化產業園內。在他看來,圖書產業在涿州的集群效應意義非常大。“和其他行業不同,圖書行業的同行之間,更多的是一種互利關系。”楊友多解釋,收到客戶的訂單后,如果發現自家庫存不足,就會向同行求助,同行一般都會積極地予以協助。目前,與楊友多的倉儲基地合作的大約300家出版社中,有100家左右都是北京的出版社,因此涿州毗鄰北京的地理位置足以滿足楊友多與合作伙伴頻繁交流的需要。
圖書倉儲行業需要大量的庫房面積,成本也是企業選擇的重要考量標準。楊友多說,涿州的房租比北京便宜至少30%,更低的成本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今,楊友多在涿州的圖書倉庫面積已達1.2萬平方米,是在北京時庫房面積的3倍以上。存儲的圖書種類也從在北京時的3萬多種,增長到現在的將近15萬種。
涿州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版權)股股長趙鐵兵告訴北青報記者,近年來,涿州市將圖書出版業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點,加速推進建設大型圖書出版產業基地。近期涿州又新增了96家出版物倉儲、印刷、發行相關的企業,全部為北京疏解外遷企業。
為方便圖書出版的北京企業來涿州注冊,涿州市專門開辟了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同時,當地還開辟了“企業遷移登記”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并出臺印刷業、圖書業專項業務流程和辦理規范,實現營業執照與圖書零售許可證“證照聯辦”,大幅提升審批效率。
如今,涿州書企的數量已從2023年的227家增至323家,其中印刷企業79家、發行企業148家、倉儲企業96家。
印刷產業“借東風” 新技術讓圖書更好看
大量北京圖書企業的到來,也加速了涿州本地圖書印刷產業的發展。
河北鑫玉鴻程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主要業務是印刷圖書,客戶約九成來自北京。公司每年印刷圖書四五百萬冊,其中相當一部分直接被送到附近的倉儲基地,再轉運到全國各地。
該公司業務經理龐明明告訴北青報記者,涿州目前聚集了大量書企,這給圖書印刷企業帶來了很多商機。“有時候,印刷好的樣品需要緊急送到北京市區的出版社審核。從涿州開車出發,最快一個半小時就能抵達。很多出版社會將倉庫設在涿州,在這里印刷成書后,就地儲存也能節約成本。”
最初印刷廠內只有兩臺單色印刷機,隨著業務越做越多,公司又購置了兩臺彩色印刷機。今年,公司添加了一臺新印刷機,可以在書籍封面上印刷出燙金等絢麗的視覺效果。龐明明表示,“現在年輕人對于圖書的美觀期待越來越高,也喜歡一些有個性的封面。為此,印刷企業也需要不斷創新,來滿足讀者和出版社的需要。”
他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一款2026年年歷,年歷的包裝盒上有雕刻出的鏤空效果,仿佛在盒蓋上打開了一扇窗。“我們有時會聯合出版社,嘗試一些新的工藝,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龐明明舉例說,現在一些圖書封面會用燙金效果來印刷,這樣印刷出來的封面不但更好看,花紋摸上去還有凸起的感覺。還有的出版商希望印刷書籍時能加入特殊的香料。“如今的市場希望圖書不但要好看,還要好摸、好聞,我們印刷企業也需要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讓大家愛上看書、看更多的書。”
涿州市星河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末,得益于近年來涿州圖書產業的發展,該公司的業務量也大幅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公司產能的全面提升。在廠長李長立的帶領下,北青報記者在車間看到,印刷機上掛著近一噸重的紙卷,即將開始印刷。
李長立說,這樣的輪轉印刷機每小時可以印刷6萬張,是原來印刷機效率的10倍。由于來自出版社的需求越來越多,公司的膠裝生產線也在近幾年從一條增至3條。生產出的產品95%以上都發往位于京津冀的圖書庫房。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星河印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非常長,生產線走下來有大約七八百米,一本書就是沿著這樣的生產線,完成了從印刷到裝訂的全過程。而在流水線的最后,工人們會將書籍放到電子秤上,觀察書籍的重量。
李長立解釋說,如果書籍在印刷過程中出現了缺頁等問題,成書的重量肯定也會有差異。通過精準測量,可以確保每一本書的質量。
“淘書+文旅+非遺+美食” 多元消費場景人氣旺
每年3月,知名圖書銷售網站中國圖書網會舉辦“淘書節”活動。北京市民陳先生介紹,他當天早上6點多起床出發,帶孩子專程到涿州參加“淘書節”。“我平時會在北京逛書店,但來到庫房挑書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庫房里我們前后左右都是書,人就好像被書包圍了一樣。我6歲的兒子來到庫房內,也被幾層樓高的書架震撼到了,對我說‘這里太壯觀了’。”除了挑書,陳先生還注意到庫房外有很多攤位在售賣文創剪紙產品、特色美食等。此外,他還收到了主辦方贈送的涿州景區通票。
在中國圖書網常務副總經理翟峰看來,陳先生的經歷就是活動創辦的初衷。他表示,公司除了線上的互動,還希望能與書友們線下相聚、溝通。因此開辦了一年一度的“淘書節”活動,讓更多的讀者走入書庫,享受書香。
翟峰表示,目前,中國圖書網舉辦的“淘書節”,構建起了“淘書+文旅+非遺+美食”多元消費場景,日均消費收入達30萬元,成為涿州文旅發展的新名片。
涿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范釗表示,如今的涿州,已經形成了雄厚的圖書出版產業基礎,不僅為圖書出版業構建起倉儲、出版、印刷、傳媒等全鏈條發展的產業生態,更從企業聯動、創新發展等多維度為行業匯聚資源、賦能增效,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支撐。涿州會通過建設專業圖書出版園區,推動現有園區改造提升,依托行業協會帶動企業發展,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等舉措,堅持打造“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營商環境,著力打造圖書產業集群,推動圖書出版產業規模與綜合實力實現“雙提升”。
·關注·
三地讀者都愛買什么書?
京津冀讀者都愛買什么書?中國圖書網統計的京津冀圖書及文創銷量榜顯示,《新華字典》《宋詞三百首鑒賞詞典》《新世界史》《經典名著大家名譯》《定名與相知:博物館參觀記》《樹會記住很多事》等圖書銷量居高。“人民的勝利·中國大閱兵”郵票徽章及冰箱貼、“我與地壇”冰箱貼、璀璨薪火AR手賬等文創品也榜上有名。
其中,《樹會記住很多事》是劉亮程創作的散文集。作品以黃沙梁等村莊為背景,通過狗、馬、鳥等動物的生命軌跡與日常風物變遷,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
《定名與相知:博物館參觀記》是知名學者趙麗雅(筆名揚之水)的著作。該書通過博物館文物解讀,以“定名”(依據銘文與圖像確定器物原名)與“相知”(追溯器物功能與文化內涵)為研究框架,運用“一物,一詩,一幅畫”方法還原歷史場景。
另據“北京開卷”(一家圖書行業研究機構)最新數據顯示,9月,全國新書市場中,把復雜的社交策略轉化為實操工具的《八面玲瓏》一書摘得銷量冠軍。治愈系隨筆集《等春天再說吧》位列第二,該書附贈的限定貼紙、藏書票等創意周邊,為讀者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唐宋之變》是歷史博主渤海小吏的新作,作者擅長用現代管理思維解構古代政治博弈,讓讀者仿佛在看一部沉浸式歷史劇。少兒類書籍方面,《寧夏尋寶記》《夏洛的網》《敖丙傳》《墨多多謎境冒險》等頗受少年讀者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