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白堂集》:踏歌人在白云邊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復興,舊體詩詞的創作日趨繁榮,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和佳作,在眾多的詩人中,江合友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江合友的特點為詩詞兼擅,創作與研究并重,我們就從他最新出版的《近白堂集》說起。
《近白堂集》分為“詩部”“詞部”及附錄,選收作者近年所作詩詞三百余首,基本呈現了其詩詞創作的全貌。“詩部”分為古風、五絕、五律、七絕、七律五輯。內容涵蓋了懷古、詠物、交游、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可見其駕馭不同詩體的嫻熟技巧。概括起來,他的懷古、交游詩富含河朔之氣、燕趙之風,古樸厚重,引人深思。如《孟廟》:“祠堂柏森森,未謁已心傾。貴庶超凡見,輕君卓犖鳴。寬仁申善性,利害洞人情。萬感階前集,無端淚滿睛。”雖然只有寥寥四十言,先寫孟廟環境,次論孟子民貴君輕、性善說等儒學觀點,最后抒寫景仰之情。言簡意豐,深見功力。他的贈答、唱和詩則寫的纏綿深摯,意蘊悠長。如《送馬明博兄游涇縣》:“素衣向南品蠻箋,潭水深深映碧天。落盡桃花空有見,踏歌人在白云邊。”藍天、白云,桃花、潭水,色彩鮮明,詩中有畫;由桃花潭觸發李白與汪倫的典故,古今交融,有動有靜,委婉有致,意象紛呈,感人至深。在贈答詩中,有不少篇章是寫給僧人、道士的,因贈答對象的職業不同,雖友情的抒發一致,而因對象的不同則同中有異,各有其妙。如《呈涇縣一音禪師》:“八孔長簫只一音,月明吹徹老松林。古村安住應無住,滿目青山隱者心。”八孔、一音,吹徹月明之夜,詩中有聲;古村、青山,安住、無住,禪意悠長,自見友人身份。而在收入本書描寫日常生活的詩篇中,則寫出了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和濃郁的煙火氣。
該書的“詞部”則以填寫先后排列,數量大致與“詩部”相當,既有長調,也有小令,參差錯落,順其自然。填詞是江合友最早嘗試的體裁,他以此出道,年少成名。他的《萸軒詞存》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推出,收入各體詞作375首,引起詞壇關注。在《近白堂集》中,其歌詠當代家用電器的詞引起專家和讀者兩方面的高度關注,是其守正創新理念的可喜收獲。此類作品有《豆漿機》《吹風機》《電熨斗》。我們來欣賞一下《 卜算子·吹風機》:“一握動飛蓬,對鏡殷勤理。涼暖無端鬢上留,苧雨絲絲墜。憑汝好梳妝,占汝風頭幾。拋卻流光幸汝知,發際新來退。”由吹風機的功能寫到電器帶來的生活便利,“風頭”一詞,虛實兼用,“汝”字擬人,詼諧有趣。末句由頭發的減少寫到時間無聲飛逝,年華老去,睹之堪驚。此類詠物詞由家家都有的日常生活,在習焉不察中寫出新意,給讀者帶來驚喜和藝術享受。在該書中,合友在詞牌的選用時深見匠心,使詞牌與內容融合無間,有渾然一體之妙,此類詞作有《漁家傲·白洋淀雁翎隊展覽》《賣花聲·寒冬巷中聞叫賣聲》《南歌子·懷舊老歌》《望遠行·悼岳父》等。合友的詞作有古人的典雅凝練,優美意境,又有當代的人文意識,現代理念,做到了守正創新,詩中有我。
“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合友的詩詞創作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不是偶然的。他從大學時代起就酷愛古典文學,后來又以古典文學為職業,受多位名師指點,朝夕浸淫其中,日積月累,由研究跨入創作門檻,加上其慧思善感,創作嚴謹,才達成而今的成就斐然。他雖然未到知天命之年,已出版學術專著《明清詞譜史》《國朝畿輔詩傳》等十余種,成為在學術研究和詩詞創作兩方面都粲然可觀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