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回響,青銅澆鑄大地豐碑 楊健鷹詩集《青銅平原》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5年10月3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聯合主辦,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共什邡市委、市人民政府,四川傳媒學院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四川大學文旅康養校友會協辦的“楊健鷹詩集《青銅平原》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何向陽,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黃國輝,《詩刊》副主編霍俊明,作家出版社副總編徐峙,四川省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黎正明,四川省什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林,以及劉立云、王久辛、曹宇翔、大解、胡弦、羅振亞、王國平、李壯、趙依、王學芯、楊碧薇、何曉坤、李東海、呂歷、劉波、王士強、聶權、藍野、寇碩恒、王其進等詩人、評論家、編輯出席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
何向陽在致辭中表示,《青銅平原》是楊健鷹融合其詩人、文化研究者與策劃人等多重身份經驗的代表性作品,集中體現了其對故鄉的深情書寫。其結構嚴謹、氣勢恢宏,兼具神性與人間煙火氣,既有《楚辭》式的宏闊意象,也展現出鮮活的日常質感。同時《青銅平原》具有詩劇特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迅速進入作品所營造的情境,她期待未來能在劇場中看到這一作品的舞臺化呈現。
會上,霍俊明宣讀了《詩刊》主編李少君的致辭,并代表《詩刊》講話,他表示,《青銅平原》以川西平原為地理背景、以青銅文明為文化核心,展現了作者以史詩氣魄與宏大構思進行詩歌建構的創作追求。作品由“葬禮”“喊魂”“老家”“臨水”“蜀犬與親家母”“金蠶”“河源”等二十余個章節組成,構建了一個神話與現實交織、生者與亡靈共存的鄉土世界。霍俊明認為,這是一場詩歌的尋根之旅,也是對文明根性的重新喚醒。詩人以“青銅”為精神核心,通過文字的召喚重建倫理,在現代化進程中守護記憶、安放靈魂。
黎正明認為,長詩《青銅平原》近四千行,是四川文學近年來在史詩性創作維度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作品以成都平原為根基,以三星堆、金沙文明為精神起點,將古蜀神話、歷史記憶與當代現實融匯于一體,呈現出恢弘的精神格局。該作品是新時代漢語詩歌在重返歷史、重返大地、重返人民方面具有代表意義的成果。
陳林在致辭中轉達了什邡市市委書記晏世瑩對長詩《青銅平原》出版及研討會召開的祝賀,并介紹了作品的創作地與詩人故鄉——什邡。他表示,《青銅平原》根植于川西平原的生活與文化土壤,是詩人以文學形式留存地方記憶、傳承地域精神的成果,作品將古蜀文明的精神血脈注入當代語境,展現了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文化軟實力。什邡市將持續支持文藝創作與文化項目的落地實施,在演出、音樂等領域推動二次創作,促進“文化+城市”融合發展,使文學成為城市品牌的重要支點。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青銅平原》是不僅是一部詩歌作品,更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和未來思考,是近年來四川文學乃至當代漢語詩歌在史詩性書寫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作品以川西平原為地理根基,以三星堆、金沙文明為精神原點,將古蜀神話、歷史記憶與當代現實融匯為一體,呈現出恢宏的精神格局與獨特的文化氣質。《青銅平原》在結構與語言上兼具考古學的嚴謹與詩人的想象,構建出一個神話與現實交織、生者與亡靈共存的精神空間。詩人以“青銅”為核心意象,通過“葬禮”“喊魂”“老家”“金蠶”“河源”等二十余個章節展開敘事,以史詩的氣魄重建文化倫理,守護集體記憶,安放個體靈魂。作品既延續了《楚辭》《山海經》的神話傳統,又以現代詩學語言實現了古典神性與當代詩性的對接。《青銅平原》不僅是一部關于地域文明的抒寫之作,更是一部關于“人”的精神史詩。它在重返歷史、重返大地、重返人民的過程中,呈現出漢語詩歌對文明根性的再探尋。詩人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意識,將個人經驗與民族記憶、地方書寫與世界視野融為一體,使作品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未來指向性。同時,大家認為《青銅平原》突破了當代詩歌碎片化、平面化的書寫局限,以恢宏的結構、豐富的象征體系和強烈的主體意識,展現了當代詩歌的整體感與精神張力。其語言的金屬質感與結構的建筑性,使詩歌在文本層面呈現出史詩的重量與審美的深度。
作者楊健鷹在答謝辭中回顧了詩歌的創作歷程,他表示,自己長期從事文旅策劃工作,而詩歌思維始終為其提供靈感與動力。詩歌讓人重新認識心靈的價值,“最珍貴的消費是心靈的消費”。他談到,雖然在紙上與詩歌似乎漸行漸遠,但在大地上卻愈發接近,創作過程仿佛是一次與土地的心靈對話。他希望《青銅平原》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而能成為連接地方文化與現實發展的戰略性文本,通過詩歌的形式,將這片土地的“農、文、旅、產”資源有機串聯,以詩意與文化的力量點亮地方產業。他表示,詩歌的能量不止于紙上,它既可以成為名篇與史詩,也能書寫于山川大地之上,化為現實的繁華與精神的豐碑。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由《詩刊》社編輯部副主任聶權主持,他在總結中表示,《青銅平原》是一部“用詩的語言喚醒大地靈魂”的史詩,它不僅屬于四川,也屬于整個中國,甚至屬于世界文明對話的語境。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在新時代語境下,重新找回了與歷史、與土地、與人民深度對話的能力。《青銅平原》既是詩歌的高峰,也是當代語境下的思想的高峰。

與會嘉賓合影
據悉,《青銅平原》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10月正式出版,11月面市,是四川省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