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 ——寫在嚴文井先生110周年誕辰之際
兒童文學作家、散文家、文學組織家、編輯出版家嚴文井先生離開我們已有20個春秋,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依然活躍在我們面前。在紀念他110周年誕辰之際,我懷著真摯的感情深深地懷念他。
文井先生是我跨進文學門檻后第一個上級。我聽他多次對文學界的朋友說起,1952年初冬時節,他是帶著兩個秘書,一個原丁玲秘書陳淼,一個原定給周揚當秘書的我,同時跨進東總布胡同22號的門,投入改組全國文協為中國作協的工作。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作協創建人之一。我在他的帶領下,初步學到如何組織作家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文藝理論,如何組織作家深入生活,如何幫助作家從生活出發制定創作計劃,如何組織作品和創作問題的討論,等等,這為我長期從事文學組織工作上了一堂具體生動的入門課。我不會忘記,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還算合格的秘書,離不開當年文井先生的言傳身教。
我走上工作崗位不久,正好趕上《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大量創作、出版、發行少年兒童讀物》,更加重視兒童文學創作,又有幸正好在兒童文學名家嚴文井先生麾下工作,這樣,很自然地就把理論批評的興趣和視野投注于兒童文學領域。我饒有興味地讀了文井先生的《蜜蜂和蚯蚓的故事》《三只驕傲的小貓》《小溪流的歌》《“下次開船”港》等,由衷贊賞這些優美的、詩情與哲理交融的作品。文井先生再三強調:“孩子不愛聽枯燥的說教,我們應當盡量把作品寫得生動有趣一點。”他那“要擁有孩子一樣的眼睛、心靈和幻想”“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詩意和美”“童話是一種獻給兒童的特殊的詩體”等論述、主張,也成了我從事兒童文學評論經常揣摩、力求把握的準則。
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文井先生一直是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工作的組織領導者。他對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發展繁榮,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我一直是他的助手,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文井先生年老力衰后,我才勉為其難地從他手中接過接力棒,擔任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負責人,繼續為兒童文學鼓與呼。
在這里,我還要著重講一講文井先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他是我成長路上可親可敬的老師。
在我剛參加工作時,他情真意切地對我說:“你年紀很輕,只要自己努力,不鬧工作與個人創作的矛盾,在黨的培養下,有才能的人是不會被埋沒的”“先踏踏實實地做幾年工作,將來可以搞創作,也可以搞評論。不管以后做什么,現在要抓緊時間,學習馬列主義和文藝理論,多讀點作品,有時間也可以練習寫作。”他鼓勵我,做好長期從事文學工作的精神準備。我自以為幾十年來是按照文井先生的囑咐,認真地做的,雖然在創作、評論上沒什么建樹和成就,但算是一個忠于職守的文學組織工作者。
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我碰了釘子、栽了跟頭后,文井先生開導我:“你讀過幾本書,比較聰明,有點能力,更要警惕世界觀的問題;不要輕視舊世界觀對自己的影響,不是讀過幾本書,開過幾次會,就可以解決的?!薄耙牭眠M逆耳之言,上級對自己老是笑著,不一定好,對自己疾言厲色,不一定壞。光聽周圍的人說好話,有時會上當的?!薄胺吹魝€人主義,不能變成一個灰溜溜的、木偶一樣的人?!彼銊钗易鲆粋€像朱總司令所要求的那樣自自然然的共產黨員。文井先生的諄諄善誘,字字句句刻印在我的心坎上,激勵我摔倒了堅強地爬起來,繼續勇敢地往前走。
改革開放后,我和文井先生不在一個單位工作,居住地點距離也比較遠,談心聊天的機會并不多。但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他總忘不了關心、幫助我這個老部下。20世紀80年代末,當我又一次處于困境時,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要有任何個人得失的考慮,把曾經當過作協書記呵,不滿60歲就不能工作呵等等這些想法都徹底扔掉。根據自己的條件,定一個計劃,讀一點書,選一兩個題目,深入研究一些問題,使精神有所寄托。不要急于拿出成果,一點一滴地積累。要盡可能保持心態平衡,精神愉悅,多到戶外活動活動?!彼恼嬲\規勸和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我從困境中解脫出來,很快回到正常的工作、讀書、寫作的軌道上來。
文井先生為人為文,有膽有識,睿智犀利、坦誠直率、風趣幽默。進入歷史新時期,他勇于鼓勵、支持文學上的探索創新,也敢于嚴格地剖析自己。他的人品、文品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深入研究的。巢揚著《嚴文井評傳》、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選的《他仍在路上——嚴文井紀念集》,是兩本有分量、有特色的好書,有助于我們全方位、多側面地了解文井先生的業績、成就和精神世界。我們還需要加強對嚴文井等文學前輩的研究,熱切期待著深入評述嚴文井先生的人生和創作的新著佳作問世。
(作者系兒童文學理論評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