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浩蕩”——第三屆甘肅生態文學創作計劃天水采風活動啟動
10月28日,由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甘肅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甘肅省作家協會承辦的“秦嶺浩蕩”——第三屆甘肅生態文學創作計劃天水采風活動啟動。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正茂,甘肅省生態環境督察專員李作斌,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文東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妥清德、林運波、李冰茹、唐榮堯、包苞、吳玉萍、張育明、張鋮、文軍、孫德虎、汪渺、陳寶全、楊永康、王選、莫渡、楊逍、成志達、胡曉宜、孟小語,、王悅、韓依馨等專家學者參加啟動儀式。儀式由甘肅省作協專職副主席王熠主持。

作為甘肅生態文學精品工程的重要品牌,“秦嶺浩蕩”是繼“黃河安瀾”“祁連回響”生態文學創作計劃后的又一力作。此次“秦嶺浩蕩”——第三屆甘肅生態文學創作計劃聚焦秦嶺(甘肅段)的獨特生態價值與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旨在以文學視角生動呈現區域生態保護成果,打造兼具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生態文學作品,增強公眾對秦嶺生態的認知,為甘肅注入文化傳播動能。
王文東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承載著“以文載道、以綠潤心”的時代使命,既是一次“生態接力”,更是一次“文化賦能”。天水作為秦嶺生態保護的關鍵節點,是生態文學創作的富礦——生態是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文化是其最深的底蘊,而文學則是連接二者的橋梁。期待通過此次采風,能催生一批有分量、有影響力的生態文學作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可觸可感,讓生態文學成為讀懂甘肅生態治理的一扇重要窗口,為“美麗甘肅”建設注入更強勁的文學力量。
王正茂在講話中表示,文藝是時代的號角,而生態文學則是新時代生態文明最生動的敘事。甘肅作家始終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理念,在生態文學領域以實際行動踐行“扎根生態實踐、傾聽山河回響”。希望此次參與采風的作家們沉心摒躁,以精品意識雕琢文本;要細致觀察,勤于記錄,積累鮮活的原始素材;要聚焦人物,凝魂聚氣,使文章兼具精神內核與生機活力。
李作斌談到,秦嶺西延部分在甘肅省域內承擔著重要的生態功能,是維護區域生態平衡、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關鍵一環。希望作家們堅持正確創作導向,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精髓要義,生動展現甘肅省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創新實踐和顯著成效。省生態環境廳將持續支持生態文學創作,全力為作家采風創作提供服務保障。
作家代表唐榮堯在發言中表示,秦嶺(甘肅段)既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珍稀動植物的天然棲息地,更承載著伏羲文化中“順天應人”的生態智慧,這份自然與人文的雙重稟賦,為創作注入了獨特根脈。期待以此次采風為契機,讓秦嶺的生態之美與甘肅的生態故事通過文學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活動中,作家們將前往李官灣、麥積山國家森林公園、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水市藉河風情線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和采風活動,親身感受秦嶺深處的治理智慧,一起探尋秦嶺甘肅段的治理密碼,為秦嶺編織一部兼具“生態深度、生命厚度、文學溫度”的生態文學長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