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昕長篇小說《泥潭》研討會在京舉行
10月3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漓江出版社承辦的劉楚昕長篇小說《泥潭》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義勤,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王曉華出席活動并致辭。廣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利來友,廣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編輯盧培釗,漓江出版社社長梁志,以及聶震寧、顧建平、謝錦、張莉、楊慶祥、納楊、劉艷、崔慶蕾、宋嵩、劉詩宇等專家學者與會研討。會議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岳雯主持。

《泥潭》是第二屆漓江文學獎虛構類獎獲獎作品,以辛亥革命序幕——武昌起義為背景,講述了沒落貴族旗人恒豐、社會新力量革命黨人關仲卿、旁觀者神父馬修德等被社會動蕩裹挾時的混亂與迷茫。《泥潭》于2025年7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上市以來,銷量已近80萬冊,入選多個文學榜單。
吳義勤在致辭中表示,《泥潭》以辛亥革命為背景,通過普通人的視角思考存在的意義,既是在書寫一段特定的歷史,也是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書寫人心。《泥潭》“破圈”并非偶然,表明新時代的廣闊現實為文學創作帶來了廣闊的空間。新時代文學只要扎根時代、貼近人心,就能獲得廣泛的社會共鳴。劉楚昕及其《泥潭》的出版啟示我們思考應怎樣發現和培養青年作家,應如何擴大文學作品的市場,找到更多的讀者。
王曉華在致辭中談到,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事業發展,持續擦亮“文學桂軍”“廣西出版”品牌。漓江文學獎已成功舉辦兩屆,未來要持續高質量地辦下去,希望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漓江出版社繼續堅守文學初心,不斷挖掘、出版像《泥潭》這樣有影響力、傳播力的作品。
利來友表示,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注重搭建體系化的文學創作和出版平臺,為我國文藝創作與出版聚力。此次研討會是文學批評界對《泥潭》的把脈問診,是為青年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良方”。
梁志介紹了《泥潭》的出版情況,表示漓江出版社已啟動“漓江文學獎青年寫作營”項目,將集中優質出版資源托舉文學新人成長,培育更多文學新生力量。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劉楚昕長篇小說《泥潭》是文學出版的成功案例,對當下的文學出版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大家表示,小說具有一定的歷史縱深感和思想銳度,語言帶有實驗性,能夠看到作者對于既有敘事范式突破的努力。專家們希望劉楚昕未來的寫作可以適度降低閱讀的門檻,在長篇小說的結構與布局等方面多下功夫,注重作品的留白與語言風格的多元表達。
劉楚昕向與會專家、主辦方及出版方代表表示感謝。他談到,《泥潭》是一本披著歷史小說外衣的存在主義小說,用“泥潭”描述小說主人公經歷的各種存在和心理困境。他說:“文學從未遠離大家,我們心中都懷著對文學的憧憬。在這個時代,文學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給我們帶來慰藉,也令我意識到文學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治愈,不僅在治愈讀者,也在治愈作者。”
參加研討會的還有敬秋晴、吳春霞、辛麗芳、謝青蕓、杜渝、程秦豫、黃彥、葉露棋等主承辦方代表。本次研討會的舉辦,不僅是對《泥潭》學術和藝術價值的分析與討論,同時也在探索青年作家培養與成長的更多可能性,思考文學作品在出版、傳播的跨界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