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南聯大精神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活力
據報道,近日,100余名南開、北大、清華的校友從長沙臨時大學舊址出發,“重走西南聯大路”。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南遷長沙,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長沙面臨戰火威脅,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最終成立西南聯合大學。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位于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時強調,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們在新時代講好聯大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
西南聯大歷史文化資源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珍貴遺產,承載著西南聯大先賢兼容并包、矢志報國的博大情懷,見證了愛國進步人士投筆從戎、奮起抗爭的革命精神。要堅持以包容高遠的胸懷和氣度,保護利用好西南聯大舊址,實施西南聯大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工程,推進西南聯大舊址風貌恢復和提升、西南聯大各地遺跡保護、西南聯大文化精品創作以及數字展覽展示等項目,集聚國內外聯大研究專家力量開展歷史文化研究,以源源不斷的西南聯大優秀研究成果助力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把西南聯大舊址建成高質量的西南聯大文化展示傳承研究基地、西南聯大文化資源傳播基地。
愛國主義是西南聯大最寶貴的精神內核、最鮮亮的底色,充分挖掘傳承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進一步豐富西南聯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涵,增強以愛國主義為內核的西南聯大紅色文化研究、教育、培訓的輻射影響力,把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故事、聞一多發表“最后一次演講”舍生取義的事跡等作為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把西南聯大愛國主義之根扎進學校立德樹人土壤,以聯大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題材打造精品課程、思政品牌,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學子靜心求真向學,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大力培養有歷史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
西南聯大是重要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品牌,因其堅毅的精神、卓越的成就、重要的歷史淵源而具有強大的學術影響力、高端人才吸引力、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力。我們要立足國家所需,延續西南聯大的歷史“緣分”,利用好這一寶貴財富,傳承“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優良傳統,搭建創新平臺,加強國內一流院校、一流科研機構、一流企業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學科建設等方面的聯絡合作,堅守西南聯大服務邊疆教育發展的初心,創新高等教育、基礎教育“雙教協同”,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縣中振興,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宏偉篇章作出新貢獻。
西南聯大雖然走進了歷史,但其精神永存,讓我們共同當好西南聯大精神的守護者、傳承者和實踐者,呵護和利用好這塊精神高地,讓西南聯大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作者:張祖武,系云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